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23600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9
《两方水土下的文学比较威廉姆·福克纳与莫言的地方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两方水土下的文学比较字数:3224来源:民生周刊·学术版 2014年8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同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福克纳和莫言一个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一个是当代中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二人虽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却在有限的创作空间中构建了各自无限的地域精神。他们的创作源于他们所处的地区和时代,同时也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本论文选取了两位作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家族》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探讨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家笔下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判断。
2、 【关键词】威廉姆·福克纳、莫言、地方情结、地域文化 福克纳的绝大部分小说都是在他所创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背景下展开的。他曾说过,"我的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1]无独有偶,中国作家莫言也怀有相似的地方情结,莫言笔下的"山东高密"成了一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故乡对于这两位文坛泰斗来说不仅仅是创作的土壤,更是情感的来源和文化的依托。 一、社会历史比较 福克纳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社会巨变。传统的南方贵族不再
3、被人视为尊荣和财富的象征,工业化的北方逐渐成了主导。20世纪初期的美国人终日陷于社会动荡的不安和新旧交替的恐慌中,南北对峙、种族歧视、奴隶制度、战争等敏感问题都构成了作家的创作动机。 《喧哗与骚动》就是围绕一个没落的南方贵族家庭展开的。康普生先生嗜酒成性、无所事事,康普生太太则整日怨天尤人、冷酷自私。这样两个毫无责任感可言的父母造成了孩子们的畸形成长。长子昆丁博学多识却固守成规;次子杰生视财如命,贪婪无情;小儿子班吉则是个只有三岁小孩儿智商的白痴。家里唯一有爱心的是小女儿凯迪,然而,她却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南方淑女形象
4、,风流放荡,自我堕落。家族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遭际和不同品质,却无一逃脱悲剧的命运。[2]福克纳所要表达的悲剧性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是禁锢在人们身上的枷锁,一切的抗争在残酷的自然面前都成了徒劳。作家塑造了一家子性格迥异的人物,分别影射了现实社会中不同状态的人们,从而唤起读者的反思。 同福克纳相似,莫言出生在中国社会动荡的60年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他用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带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深深地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
5、,莫言的家庭是中上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父亲的严厉教育也对他构成了心理约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文学创作。 《红高粱家族》呈现了抗日战争年代,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壮怀激烈的英雄故事。围绕着爷爷、奶奶、父亲等先辈们,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条是他们奋起反抗侵略者的事迹历程,另一条则是余占鳌和戴凤莲的爱恨情仇。故事突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展现了乡土人情中饱满而又旺盛的生命力。莫言将鲜活的人物植入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方背景之下,塑造了全新的英雄形象,表达
6、了对苦难和压迫的不满与反抗。 二、表现方式比较 福克纳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叙事技巧。《喧哗与骚动》通过四个不同的叙事视角,呈现出了康普生一家三十年来的是非曲折。而时序倒错和意识流的使用让读者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品的文学性和美学距离。此外,每个叙述者都因智力、精神以及道德上不同程度的缺陷而存在不可靠性。福克纳借助这样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混乱。[3]小说的叙述也好,现实的社会也罢都不过是一场混乱的闹剧,充满了喧嚣与骚动。 莫言的表现方式增加了许多大胆而新奇的元素。
7、在时序的处理上,《红高粱家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顺序和叙事逻辑,采用自由散漫的叙述节奏,通过第一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娓娓道来。此外,莫言对比喻和通感等修辞方法驾驭娴熟。在比喻的衬托下,粗鄙丑恶的社会以及残酷杀戮的场面跃然纸上。作者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对场面的逼真描写将自己的艺术理想通过刺激的暴力传递出来,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三、地域文化比较 民间传说是乡土情怀中的重要元素。作为乡土作家,福克纳和莫言都成功地将乡土的材料和色彩同人的本质和人类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
8、超越了地域性,获得了更为普适的效果。[4]但两个人在作品主题的处理上又有所不同,甚至有背道而驰的迹象。福克纳的故事虽然聚焦美国的南方社会,但其主题意义却与全世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笔下的南方俨然成了全社会的缩影,引发人们对生命这个永恒哲学命题的思考。相反,莫言将自己的高密故乡当作了一个开放的背景和熔炉。他吸纳了天南地北的事件,将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