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学批评专题

[文学]文学批评专题

ID:30144268

大小:77.5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7

[文学]文学批评专题_第1页
[文学]文学批评专题_第2页
[文学]文学批评专题_第3页
[文学]文学批评专题_第4页
[文学]文学批评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文学批评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批评专题1.社会-历史批评1定义:社会历史批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2文学观:a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再现;b文学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c文学有盛有衰,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其根源在于社会历史本身;d注重文学作品的内容特别是其社会历史内容,并不排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3评判尺度: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真实性: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

2、度,它是作者的真实情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它考察各个方面如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乃至作品的细节的真实性的问题等等。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通过创造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从而维护和破坏某种意识形态。4基本操作:a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阐释;b联系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说明其艺术形式;c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系。5评价:a阐释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b试图到所有文学作品中去发现社会历史内容产生许多弊端;c相对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文学本身的继承和

3、发展;赋予作品太多的社会功用,从而使文学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它必须担负起训导读者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自主性、创造性未得到应有的尊重。6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论证:a文学与社会:韦勒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萨那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等。”b评论对象和评论者:特别适合分析和评论现实主义的作品的思想深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批评家易于选择和接受,希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宣泄他对社会的关切和焦虑,抒发他对真诚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2.道德批评1“道德”定义: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自我意识(良心)维

4、持人与人、人与社会正常关系的规范体系。2文学观:主张将文学与人生结合起来,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主要采用道德的尺度评价文学作品。3文学与道德:a文学要真切的描写人及人的社会生活就须要反映人们的道德情况;b文学作品是作家写的,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内容也就体现着作家的倾向;c文学作品供人阅读,潜移默化,容易形成读者的自我意识。4道德批评的基本特征:a强调文学的道德作用;b注重文学作品道德内容的阐释和评价:对人物形象的褒贬、对作品主题的价值判断;c考察作家道德与创作的关系:道德批评认为,作家道德与具有道德内容的作品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文人的创

5、作往往体现出作者的道德情操甚至高尚的道德人格。西方主要强调作家应有公正的创作道德,如实的描写,给人以正确的领导。中国文学往往赞颂品德高尚的作家,非议品德不那么高尚的作家。5评价:a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通过道德批评的阐释可成为一种明确的社会舆论,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培养人性;b道德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文学作品应有比道德内容更丰富更广阔的内容;道德批评对文学的形式忽视。3.印象批评1定义;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专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2中国古代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的特点:a批评指向:追求作品整体韵

6、味的探询b思维方式:强调“涵咏默会”,整体直观c表达方式:形象说诗,好讲笼统的感觉,好作空灵的比喻,缺少严格逻辑推论和细致分析3西方印象批评a渊源:印象主义文艺思潮:包括印象主义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法国十九世纪中期印象主义绘画(前期:莫奈《日出·印象》后期:塞尚)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尼采:意志是存在的最高法则,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直观是一切证据局的最高源泉”审美直觉理论:柏格森:通过直觉进入自由的本体世界b确立:萌芽:18世纪末~19世纪代表人物:(英)兰姆赫兹利特(法)勒美伯尔圣伯夫19世

7、纪末确立:代表人物:(法)阿纳托尔法朗士(英)佩特王尔德(美)爱伦坡门肯4基本特征:a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b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c批评文本的美文化特征5评价:优点:a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b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而直觉的介入将使批评见解获得生动性、尖锐性c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学批评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本质特征,给予美的享受流弊:a排斥理性因素,很难深入作品内部、对大部头作品做全面分析b过分强调印象,产生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4.心理学批评1定义:是一种汲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与

8、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和包含的心理现象已经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方法。2研究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