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代言人

[幼儿教育]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代言人

ID:30142089

大小:68.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7

[幼儿教育]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代言人_第1页
[幼儿教育]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代言人_第2页
[幼儿教育]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代言人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代言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题孩子”-----病态家庭的“代言人”        家庭和各种社会系统一样,有自己存在、运行的规则和需求。家庭需要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只有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运作正常,他们才能安心抚养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健康成长。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佳,家庭中的成员就会被迫做出不良的适应,利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这些即时、自动的防卫方式,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当一个家庭生病了,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呈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

2、偏差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往往发现是他们的婚姻先有问题。当父母进一步成长之后,了解到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也就是说,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心理疾病(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

3、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当孩子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系统,成为家庭系统三角关系中的一角后,孩子也会成为父母关系的焦点。家庭系统中缺席的角色会有人自动补缺,这个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个。        如果母亲忙于事业,整天在外奔波;或者母亲停留在少女时代,不从父母处独立,而是带着孩子寄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由于母亲没有扮演她的角色,没有在妻子和母亲的位置上,家庭在关系的结构上就会出现空缺(真空)状态。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须有人扮演跟父亲平等的角色来维持婚姻关系,于是,女儿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代理人”。       当爸爸忙于工作而忽略婚姻和家

4、庭时,也会有孩子担负起照顾家庭、妈妈及更幼小孩子的责任。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超级负责人”或“代理父亲”。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会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减少父母摩擦的“开心果”。还有一个孩子会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里永远是第一名、赢得荣誉、当选班长,这个孩子荣耀父母,为家庭提供面子。也许会有一个孩子产生反社会行为,借着这些行为来表达父亲(母亲)隐藏在内心的对母亲(父亲)的愤怒。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学习、惹麻烦、多动、忧郁、自卑,他(她)的问题可能会转移父母之间

5、的冲突,甚至会使父母因为担心他(她)而彼此亲密起来。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个孩子反串所有的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担家庭的一切问题和需求。            2006年我曾经接手一个案例:因父亲家外有家,在父母濒临离婚的几个月间,中学在读的安静、文雅、优秀的女儿突然成绩下滑、忧郁、辍学、自闭,最后离家出走并试图自杀。当母亲因为女儿的状况向父亲示弱,父母二人协力来关怀女儿,并因为血缘关系难以割舍,经历一系列事件之后,父亲最终回归家庭,隔断了与第三者的联系之后,女儿豁然痊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父亲因此感慨万端,演绎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6、     2007年的另外一个案例:家庭中的儿子上中学时极其优秀,功课均优,几乎每个学年都以全票当选班长。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几个月,却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多月,无法正常上学。父母带着他去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均无法查出病因。无奈休学,重读初三。此时的家庭状况是父亲有关系亲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亲极为苦恼。当儿子莫名其妙的病症影响中考和身体的成长时,父亲开始回归家庭并全力治疗儿子,夫妻关系因齐心协力关照儿子而缓和。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儿子复原了。        这样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担者、“代理人”,而家

7、庭也往往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寻求治疗,使家庭有机会面对真正的问题。可以说,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牺牲、贡献和服务。       孩子这么做是出于家庭动力而非个人选择。家庭系统中的个人有填满处于“真空”状态关系的倾向,孩子,往往是自动满足系统需求及隐含空缺的人选。       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当家庭关系面临危机时,个人会扮演多种角色以适应压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而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由于我国

8、独特的国情,过去由几个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