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11600
大小:70.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7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读本课7个生字。两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小诗。教学过程一、看图猜字,激发识字兴趣1.课件出示“舟、竹、泉”的古文字,生猜字。(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2.课件出示“歪、尖、笔”的实物图,生随机猜字。(学生试说这些字大致的意思)3.师板书课题《识字7》,生齐读课题。[评析:教者从汉字特具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猜字,引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探究及欣赏的
2、兴趣,使识字教学不再枯燥、单调。]二、看图学字,增强识字乐趣(一)学习“亭”1.师:(课件出示亭子图)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在哪儿见过?(出示“亭”字)谁能读准它?2.师:你是怎样记住“亭”字的?你还有什么方法记住它?3.师:看到这个字,再看看这幅图,你有什么想说的?(“点横”就是亭子的顶部,“口”就像亭子的中间部分,“秃宝盖”就是亭子的檐)[评析:教者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图”入手,将“图”“字”结合,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4.师:给“亭”字找找朋友。(如:卖书的亭子叫“书亭”,卖报的亭子叫“
3、报亭”……)5.动画出示荷花图。(1)师:你们看这些荷花长得怎样?(这一朵朵荷花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很挺拔)(2)师: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板书:亭亭玉立)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评析:识字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识用结合”,“教”是为了“不教”。教者“以字组词”“以词解字”,将“字形”“字义”植入学生的心田,使其记在脑间。](二)学习“停”1.师:(动画演示:人来到小亭边)你看到了什么?2.师:(动画演示:“亻”来到小“亭”边)“停”,谁能读准它?(生读)你能看着这个字形,讲讲它的意思吗?(师
4、生总结出“停”就是“停下来、停住”的意思)3.师:“停”还可以用在哪儿?(停水、停电、停车、停步、停放)4.师:(课件出示“亭、停”。指名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教者除了让学生掌握字形、字义之外,还让学生比较字的异同、,真正将“字”形成在自我的知识体系之中。](三)学习“鸟”1.师:(出示“鸟”字)看看这个字怎么像只鸟。(动画演示)2.师:春天到了,鸟儿欢叫,花儿飘香
5、,(出示鸟语花香图)到处呈现着生机勃勃的景象。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吗?(出示词:鸟语花香)(四)学习“鸣”1.师:(动画演示:鸟儿叫)鸟儿在干什么?(动画演示“鸣”字)看到这个字,你能猜猜它的意思吗?(“鸟儿叫”是鸟鸣,“公鸡早晨叫”是公鸡打鸣,“虫儿叫”是虫鸣)2.师:(动画演示:鸟儿叫)这些鸟儿的叫卖多么动听啊!它们“不鸣由已,一鸣惊人”。(板书)谁来读好这两个词?(师解释这个词语)(五)学习“闻”师:(课件出示“门”,学生认读)又来了一个好朋友。(课件出示“耳”,学生认读)它们合在一起,这
6、又是一个什么新字呢?(动画演示“门”“耳”合在一起形成“闻”,指读)看到这个“闻”字,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生答)(出示“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你听过吗?[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以后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教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课程标准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7、;力求识用结合”的要求,拓宽了识字的途径,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能力。]三、图文对照,感受儿歌的优美1,师:中国的汉字文化真丰富、有趣,怪不得有很多外国人也在学我们中国的汉字。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要学好它们。课本上还将这些字编成了一首优美的儿歌。(出示儿歌,师范读,生试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师:对照插图,想一想:这首儿歌中,有哪些字词你已经懂了,有哪些字、词你还不懂。[评析:课标中对于低年级儿歌的学习有明确的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
8、这样的认识,教者紧紧围绕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打破了逐字逐句的理解方式,使学生从图的直观转变成感官的字词理解,降低了理解儿歌字词的难度,同时从图片中体会到儿歌所表达的意境。]2.再次齐读,试着背诵。(1)课件依序出示“亭”“停”“鸟”“鸣”“闻”等字,生边看边试着背诵。(2)指名学生背诵。(3)根据填空进行背诵。人来小()边,()步侧()听。林深不见(),但()()()声。(4)集体诵读。[评析:这篇儿歌语句优美,琅琅上口。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对儿歌内容有自我的感受,诵读时,教者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