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

《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

ID:30101059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_第1页
《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_第2页
《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_第3页
《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_第4页
《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语大字典》“庀”字释义析疑  《汉语大字典・广部》“庀”义项③:“叙。《正字通・广部》:‘庀,叙也。’”这个义项与“庀”的另外几个义项“治理;办理”“准备;聚集”及“通‘庇’”似乎没有意义联系,因此比较费解。经查《正字通》及其他相关故训,可知“庀,叙也”之“叙”并非叙述之“叙”,而是“比叙”之“叙”,义同“序”,即次序、依序排比之意。《六书故・广部》:“庀,比叙也。”释义十分明了。《正字通》“庀,叙也”之训当源于此,但因用语过简,故易令人误解。  一、“叙”为序次之“序”的本字  “叙”本义为序次。《说文・攴部》:“��,次弟也。从攴,余声。”段玉裁注:“咎繇谟曰:‘天叙有典。’《释诂》

2、曰:‘舒、业、顺、叙,绪也。’古或假‘序’为之。”《尚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孔颖达疏:“于是皆得次序,无废事也……于是得其次叙,皆无废事业。”《周礼・地官・乡师》:“凡邦事,令作秩叙。”郑玄注:“秩,常也。�⒂檀我病J掠谐4危�则不�控选!薄豆�语・楚语下》“重、黎氏世叙天地”“能道训典,以叙百物”,韦昭皆注曰:“叙,次也。”可见“叙”是次序之“序”的本字。  “叙”的次序义见于许多复音词中,如“次叙、叙次、秩叙、时叙、伦叙、九叙、代叙、叙齿”;由次序义又引申指按等级次第拔擢人才,相关复音词如“叙才、叙阶、叙擢、叙爵、铨叙”。因上述二义后多作“序”,故上述诸词又作“次序”“秩序

3、”等,兹不赘列。《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郭璞注:“皆谓次叙。”《书・皋陶谟上》:“��叙九族,庶明励翼。”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注:“史迁……‘��叙’作‘��序’,‘庶’作‘众’,‘励’作‘厉’。郑康成曰:‘��,厚也。庶,众也。励,作也。叙,序也。次序九族而亲之,以众明作羽翼之臣,此政由近可以及远也。’”又《书・皋陶谟上》“天叙有典”,孙疏将郭注“次叙”引作“次序”。《汉书・王莽传中》“《书》不云乎?‘��序九族’”亦将“��叙”引作“��序”。凡此均可证明,次序之意本作“叙”,后作“序”。  序,本义为东西墙。《尔雅・释宫》:“东西墙谓之序。”《说文・广部》:“序,东西

4、墙也。从广,予声。”段注:“攵部曰:次弟谓之��。经传多假序为��。《周礼》《仪礼》‘序’字注多释为次弟是也。”今以“序”为次序字,“叙”之本义次序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二、“庀”是“匕”“比”的同源分化字  匕,《说文・匕部》:“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啤!倍巫�:“比者,密也。叙者,次弟也。以妣籀作、或作、秕或作等求之,则比亦可作匕也。此制字之本义。今则取饭器之义行而本义废矣。”《说文解字句读》:“此言‘匕’与‘比’通。比叙者,比校而次叙之也。”可见“匕”义有二:一为比并、次第之意;二为“取饭器”,近似汤匙。前者同“比”;后者亦作“�a”“枇”,又称“�啤薄� 

5、 比,本义为“密也”,引申指“比次”“校也,并也”。《说文通训定声》谓“比”字“从二匕,会意,匕亦声……两两相并,故为合并、叙次之谊”。  庀,此字不见于《说文》。《汉语大字典》所录《集韵》“庀,治也”、《玉篇》“庀,具也”,所释当非本义,本义应为《六书故》所释之“比叙也”,亦即《正字通》所谓“叙也”。“叙”即“比叙”“叙次”,即“比校而次叙之”之意。《文选・张衡〈南都赋〉》:“周召之俦,据鼎足焉,以庀王职。”李善注:“贾逵《国语注》曰:‘庀,由理也。’”[1]“叙”“理”“治”“具”之所以能够共同训释“庀”字,盖因四者语义相通,各自的意义及相互联系大致是:次序―按次序整理―整治而使之有条理

6、―按一定条理备置。  从语音方面来看,匕、比、庀三字准双声、叠韵,古音皆属脂部,声纽分属帮纽、�K纽和滂纽。从形体上看,“匕”为初文,后二者为孳乳分化之字。从意义上看,均有比并叙次之意。据此可知三者为同源词。刘钧杰以“匕、比”为同源词,说“匕是比的古文”,惜乎未能涉及“庀”字。  “匕”“比”“庀”诸词同源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它们相互同训的情况予以证明。如“匕”“比”“庀”同训“比叙也”,分别见于《说文・匕部》、慧琳《一切经音义》和《六书故・广部》;“比”“庀”同训“治也,具也”,分别见于《类篇》和《集韵・纸韵》。[2]  另外,从异文角度也可窥知其同源关系。如上所述,段玉裁认为《说文》“匕”

7、条中的“用比取饭”之“比”可作“匕”。此外,《周礼・夏官・大司马》:“及致,建大常,比军众,诛后至者。”郑玄注:“比或作庀。郑司农云:‘致,谓聚众也。庀,具也。’玄谓致,乡师致民于司马。比,校次之也。”《庄子・徐无鬼》:“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诸子平议・庄子三》认为“比,通作庀”。  三、“比叙”连文可证“庀”“叙”同义  “比”与“叙”为同义词。《说文・攴部》:“叙,次弟也。”《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