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

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

ID:30022206

大小:79.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_第1页
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_第2页
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_第3页
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_第4页
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追求有效复习,扎实组织高三一轮教学——高三历史集备组一轮复习阶段总结及下阶段计划“高考成败在一轮”,高考的一轮复习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艰巨而系统的过程。只有做到教与学的有效性,才能为之后的二轮复习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我校自一轮复习以来的历史教学工作:一、一轮复习阶段总结:(一)摸清学情,准确定位,组织有效复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高考复习如养生,正如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对症进补方有疗效。这届高三的学生,是二十五中招收的最后一届学生,中考成绩达到当时普高录取线的学生不超过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每班有超过一半多的

2、学生外出借读,且都是中考成绩较高的学生。余下的在座的学生整体水平低,在基础年级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普遍不重视,使得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很薄弱,加之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较差,使得一轮系统的复习犹如“空中楼阁”。我校在必修课程结束后,开设了《改革》、《战争》两本的选修,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我校进入全面复习的时间滞后,这更增加了一轮复习时间上的紧迫性。可喜的是,进入高三以来,我们明显的感到更多的学生面对提上日程的“高考”有了清晰的认识,急于投入复习,跃跃欲试,不再象原来那样疲疲沓沓,在学习上的“斗志”明显增强。感受到学生们这种好的状态,真是增强了我们

3、老师的“斗志”,那就让我们携手,真正开始为高考而拼搏吧。(二)《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考方向,引领一轮教学:历史课时少,一周只有四节课。考虑到课时数少,我们的学生基础差等因素,我们牢固树立了以考纲为中心组织复习的观念。在组内集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并把握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考纲为框架,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托,把和考纲无关的内容坚决摒弃,比如,必修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考纲只涉及到了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所以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我们在课堂复习中也就略掉了。(三)依托高

4、考试题,组织有效复习:重点研究近三年的山东文综(历史)试题,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通过解读试题、上网阅览阅卷老师写的总结心得以及专家的试题分析等,我们总结发现,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呈现出如:5淡化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学生对历史阶段性及其特征的掌握等。有了对高考命题趋势的研究,我们总结出近三年的高考双向细目表,心有丘壑,因此,在平日的备课中有的放矢,准确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大胆的整合教材,把高频考点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把近高考突

5、出考查的能力要求潜移默化到平日的练习与讲解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学科素养与能力,使得一轮教学的实效性更加突出。(四)扎扎实实落实“双基”:1、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加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初步形成知识网络,是一轮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平日的集备、备课中,重点研究主干知识点本身的深度以及广度,厘清复习课与基础年级新授课的不同,通过导学提纲的课前案部分为学生提供一节课的学习思路点拨,引领学生在课前先自主学习,梳理课本基础知识,尝试构建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生成的问题,归纳主干知识,建构

6、知识体系,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此外,我们还采取小切口小专题的方式整合主干知识,对提高复习效率也帮助很大。2、落实基础知识的记忆:一轮复习的重点在于夯实基础,是对课本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的关键性过程,基础知识的落实一定要到位。赵亚夫曾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记忆是学习历史的基础”,怎样督促甚至是“逼着”学生自觉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我们用过不少的办法,每节课前小组间提问、挤出课后时间默写,甚至在走廊上、办公室里碰到学生也“随机抓过来”几个背上几个小题……。采取一切办法,努力使学生获得大量足够的感性认识,以便在考试时根据所学知识对试

7、题进行分析,使所学知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得出正确答案。3、加强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考命题特别突出了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如2010年山东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题第三问就是让运用“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这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论文,涉及到了中西之间的联系。2011年高考题27题关于“黄宗羲、孟德斯鸠中西方新的社会思潮”题,也是一个中西结合的题。而我们的岳麓版教材采用的是专题形式的编写模式,而且我校的学生对于简单5的知识点还能应付得来,但是一碰到联系性强的内容就不知所措。因

8、此,我们在梳理落实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就有意识的穿插知识间的联系,如在必修二《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的复习中,我们加上了“工业革命与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