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纪事_学案1

幼学纪事_学案1

ID:29990919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幼学纪事_学案1_第1页
幼学纪事_学案1_第2页
幼学纪事_学案1_第3页
幼学纪事_学案1_第4页
幼学纪事_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学纪事_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学纪事》学案1[学习目标]1.围绕中心,剪裁得当,重点突出。2.学习本文语言的幽默,语言描写中蕴含的真情实感。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透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与怀念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记事写人材料的选择。2.难点:亲切、生动、豁达、幽默的语言中包含的辛酸的感情。[导语]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是金色的,因为有烛光晚餐、安徒生童话、还有外婆的彭湖湾,还有神奇无限的因特网,让你们遨游世界。但是如果童年充满了贫穷与艰辛,你又会怎样呢?是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平?还是乐观豁达地正视生活?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于是之的《幼学纪事》,

2、将让你们体会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感受别样的人生。[学习步骤]一、词语补释:*憋biē: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殁mò:死。*忐忑tǎntè:心神不定*熏陶渐染:指人的思想行为长期接触外界事物而受影响。*不绝如缕: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还比喻声音细微。绝:断,缕lǚ细线。*令人神往:叫人一心向往。神往:一心向往。*日久天长:形容时间积累得很久。*寥寥可数:形容非常少。寥寥:非常少。*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兀立:直立。忐忑:心神不定。

3、二、分析课文:1.读课文。教师范读一部分,学生续读完全篇。(可配乐)2.理清文章的结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求学)第一层(1自然段):作者贫寒的家境:祖母、母亲寡居贫穷,没有文化。第二层(2自然段):作者家的环境:大杂院。第二部分:写作者幼年上学,遇到的两位良师。(上学)第一层(3自然段):过渡段,概述在艰苦而无文化的环境中求学的困难情形。第二层(4自然段):过渡段,引出对小学时代两位良师的回忆。第三层(5自然段):回忆孔德小学一位忘了姓名的老师。第四层(6——12自然段):第九段:

4、回忆卫天霖老师。第三部分:少年辍学,陷入更加困顿的境地。(辍学)第一层(13——18自然段):交代作者上学经济来源和中途辍学的原因、经过。第二层(19——20自然段):茫然待业的时间里,母子俩过着“一当二押三卖”的凄苦生活。第四部分:写作者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业余求学)第一层(21——23自然段):写在待业期间,侥幸进辅仁大学中文系旁听的经过。第二层(24——27自然段):写找到职业后,边做事边上夜校的经过。第三层(28自然段):作者对那时恶劣的政治制度的深恶痛绝和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和怀念。全文的总结,议论点题。三、研习

5、课文落实重难点:文章以“幼学纪事”为题,明确了记叙的中心:记幼年求学之事。○作者一共叙写了那些求学之事?——记叙了幼年求学两位恩师对他的影响:回忆了孔德小学一位忘了姓名的启蒙老师;深情叙写了一位默默的播种者,绘画老师卫天霖。——在待业期间,侥幸“混进”高等学府旁听,沉醉在教授们精湛的讲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仍去业校学习法语。○作者为什么要写求学之外的事呢?比如家境的贫寒,“一当二押三卖”的凄苦。——正是因为生活在一个贫穷没有文化的大杂院,才显出作者坚持读书的难能可贵,而能够“没有胡乱地生长”的原因是遇到了两位良师。可见恶劣的环境,

6、困苦的条件的交代是叙写两位老师的背景,——作者上学的经济来源是由本家提供的,而本家们停止资助,作者只有辍学,这是作者求学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必须有个交代;记叙待业期间的凄苦生活,则是为下文记叙作者在这种境遇中苦心求学作了铺垫。○哪名同学能总结一下本文围绕中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选择材料?——本文紧紧围绕幼年求学这一中心选择材料,整个求学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正规上学、业余求学。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来记叙这一过程,第二、第四部分是记叙的中心,进行了详写。第一、第三部分则分别交代了两个阶段的背景,用略写。与求学无关的往事,一律不写。这

7、样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以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为线索。叙述总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常用的叙述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简单的记叙文常常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复杂的记叙文往往是综合运用。○本文叙述的顺序是什么?——以顺叙为主,兼有插叙。作者按着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叙述了贫寒的家境、上学、辍学和业余求学的经过。但在第一部分里插叙了帮老郝叔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这段插叙的作用是什么?——一是明确“我”当时的处境和地位——与“拉洋车的”同处社会的最低层。二是说明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痛

8、苦。这样的插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通过“我”作为没有文化的大杂院的“知识分子”写请会通知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我”没有良好的家庭和环境的熏陶,反衬出下文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的重要。突出了中心。四、分析艺术特色:1.语言特色:轻松的幽默,含泪的微笑。○食不裹腹,也会有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