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78831
大小:66.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教学论文:《关于高效课堂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教学论文:《关于高效课堂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问题一:高效课堂理论如何转化成教育生产力?【引导案例】一道题讲八遍学生不会单元检测结束了,我们总能看到有的老师拿着一张试卷对着某个学生横加指责:“这道题我都讲八遍了你还不会?”言外之意,“你怎么这么苯!”【核心问题】一道题,一个老师讲八遍学生不会,那到底是谁的错呢?天天说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理论也已融进我们的意识形态,为什么理论不能快速地转变成教育生产力?【观点分析】我们经常参加各级各类研讨会,听取名师或身边的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知道要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知道要从学生的
2、认知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知道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有效的情景中学习;知道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又最缺少这些呢?认知科学规律显示,人熟悉了一些理论知识后,这些理论知识在人的大脑中初期以静止的知识点的形式储存,如果不运用,不和自己的实践产生联系,这些理论熟悉了也没什么价值不说,过一段时间还会忘记。而一旦这些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实践发生碰撞,静止的知识点很有可能转化成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知识就能和日常的备课、上课产生联系了。在不断地和实践产生联系后,这些实践性知识又会发生变形,转
3、变成人的价值观念。这时候,价值观就能时时处处地指导人的行动了。这也就是我们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经常提到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的缘故之一。但是,静止的知识点转变成人的价值观的过程,需要人以研究者的姿态去对待一种理论。面对高效课堂理论,也存在这一基本的认知规律。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我感觉就是一些老师没有以研究者的姿态去对待这些理论。只是熟悉了这些理论,却不让这些理论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产生联系,我们不去尝试,或者说不去系统地尝试,或者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理论永远转化不成生产力。(教师提到理论
4、与实践之间的落差、困惑。)【解决策略】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去对待高效课堂这一学术事物和日常课堂教学。比如刚才提到的“讲八遍了学生还不会”的僵局。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呢?在高效课堂的理论视野中,出现这个僵局起码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教学起点确定是错误的。这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这样的老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讲起。随便确定一个教学起点,怎么能有针对性呢?学生怎么会关注呢?第二,这样的老师的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是存在缺失的。不能发现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是无效的,并及时做出调整。我们当前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出现十遍八遍记不住的情况,研究过的
5、课则会省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问题二:高效课堂的高效到底是指什么?【引导案例】不一定知道什么是高效。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在全区推进这么长时间了,忽然有老师问你:“什么是高效课堂?”恐怕我们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回答?【核心问题】高效课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或者说,高效课堂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观点分析】高效是指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教师尽可能地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但是一节课堂做了多张试卷,那不叫高效,那只是学生知识点记忆与运用的提高,情感的培养淡化了,乃至消失了;一节课背了很多文字的复习,那也不是高效,那只是巩固了知
6、识点,运用呢?能力提高呢?情感陶冶呢?总之,高效,应该是三维目标的共同有效达成。【解决策略】熟悉高效课堂的基本理论,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这样上出来的课在初期才能像“高效课堂”,后期才能是“高效课堂”。问题三:高效课堂的考查定位在外在评价,还是自我评价?【引导案例】高效课堂的评定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一堂课到底有没有效率,最有发言权的人是学生和教师本人,但是,这两种评价力量却往往被排挤在评价之外,而外在的评价力量却成了评价主体。在各种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是由听课人员对一节课有没有效率下结论
7、。【核心问题】外在的评价力量决定一堂课是不是高效课堂,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观点分析】一堂课到底上的有没有效率,教师和学生本人都是切实体验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应该积极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最有效益的。有客观原因,各级教研活动的必须开展;也有主观原因教师内心认识的缺失,对外在评价的依赖和迷信。从某种程度说,虽然“推门听课”的合理性与否倍受争议,但这种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硬性地促使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常态的关注。【解决策略】教师应当以自我评价来确定一堂课是不是高效的。比如,关于教师的“备课”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准确
8、确立教学目标”“恰当取舍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三个方面进行,关于教师的“教”可以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即时捕捉动态问题”两个方面确定。关于学生的“学”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三个方面进行。此外,还要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