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4527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南昌高三月考)春秋时,楚、吴、越“不服中国之号谥”,立国伊始其国君便称“王”,中原各诸侯国君本来只称“公”,战国时也改称“王”。诸侯称王不能说明( )A.王室衰微,周王形同诸侯B.分封制受到严重破坏C.势力强大的诸侯谋求更高的政治地位D.出现了统一的趋势2.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
2、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3.(2012·盐城调研)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4.《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
3、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这表明(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B.周王是天下唯一的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5.(2012·成都调研)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强调血缘纽带 B.强调尊老爱幼C.
4、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不利于凝聚宗族6.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分、人物传略等内容。钱氏重视修订族谱,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B.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C.中国古代郡县制度影响深远D.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7.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5、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8.秦庄襄王名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北楚州改称荆州。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秦汉之际的策士蒯彻,死后又因汉武帝刘彻即位,而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作蒯通。这些事情反映了( )A.避讳现象从汉朝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秦汉帝王将相的尊敬9.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
6、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10.(2012·临沂质检)《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据此判断,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A.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C.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太尉D.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施行11.宁波市鄞州区历史悠久,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前夕置鄞县。下列有关鄞县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会稽郡守直接任命B.该县县令不能世袭C.是该县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D.在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地12.“撇开道德方
7、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小题22分,第14小题18分,共40分)13.(2012·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其旨
8、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