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ID:29920018

大小:9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5

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 343.2-2007 无公害马蹄笋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B××/T××××—××××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7-05-16实施2007-04-16发布无公害马蹄笋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ShootofDendrocalamopsisoldhamiPart2: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oductionDB33/T343.2—2007代替DB33/343.1-2002、DB33/T343.2-2002和DB33/T343.3-2002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5.020.20B31IDB33/T343.2—2007前言DB33/343-2007《无公害马蹄笋

2、》分成三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343—2007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DB33/343.1-2002、DB33/T343.2-2002和DB33/T343.3-2002,本部分与DB33/343.1-2002、DB33/T343.2-2002和DB33/T343.3-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把DB33/343.1-2002、DB33/T343.2-2002和DB33/T343.3-2002三个部分合并成本部分;——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对竹园立地条件及施肥等技术措施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丰

3、产林指标及丰产林检查验收条款。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平阳县林业局、平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平阳县马蹄笋产业协会。本部分起草人:朱如云、温从辉、杨昌棉、李新珏、王芯芯、林峰、金玉峰。IDB33/T343.2—2007无公害马蹄笋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马蹄笋术语和定义、种苗、竹林营造、幼林抚育、成林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准则。本部分适用于浙江省无公害马蹄笋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

4、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植物检疫条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笋目秆基的芽称笋目。笋目互生排列在秆基两侧,基部自下而上

5、第一对可发笋的笋目称头目,第二对笋目称二目,以此类推,最上一对称尾目。笋目发育为笋从头目开始。不能发育或萌芽后死亡的笋目称虚目。3.2 二水笋早期采收竹笋后的笋蔸上当年再次萌发出的竹笋。3.3 扒晒每年清明前将表土挖开使竹蔸和笋目暴露,让所有笋目曝晒的一种处理。3.4 农家肥料6DB33/T343.2—2007系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重金属、有害病原微生物符合卫生指标的各种有机肥料,它由含有大量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生物物质沤制而成,包括经无公害处理的人畜粪肥、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饼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及灰肥等。1.1 商品肥料系国家肥料管理部门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

6、料。包括商品有机肥料、腐植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2 种苗2.1 要求移蔸苗质量指标要求见表1。表1种苗质量要求序号指标要求1苗龄1年生2胸径(cm)3cm~5cm3苗高(m)1.3m~2.0m或竹秆保持6个~8个节4枝芽(个)竹秆保持3个~4个饱满的枝芽5竹蔸芽目(个)竹蔸要有饱满的芽目4个~6个6综合控制指标从长势优良、无病虫危害的竹丛中选取;以位于竹丛边缘,竹蔸与竹秆夹角大的为宜;竹蔸须带须根;竹蔸上的笋目和撕秆柄无损伤;秆柄与母竹连接处切面平整;截顶部切口呈马耳形且平整不开裂;切口离节隔10cm~15cm。2.2 试验

7、方法2.2.1 胸径用精度0.1cm的围尺测量2.2.2 苗高用精度0.1cm的卷尺测量2.2.3 其它以目测判断。2.3 检验规则2.3.1 组批和抽样2.3.1.1 组批以相同自然条件、相同时间起苗的母竹组成一检验批。2.3.1.2 抽样方法按GB6000规定执行。6DB33/T343.2—20071.1.1 苗木检疫应符合《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1.1.2 判定规则对抽取的样本进行逐株检验,如检验项目4.1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株母竹不合格。当不合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