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及其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及其价值——《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读书心得建瓯第一中学左勤勇感谢江老师推荐孙亚玲教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一书和伯老师提供可以示踪思维过程的读书方法。第一部分文章和随想批注文章:《论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及其价值》作者:李茂森,孙亚玲(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内容摘要: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笔者在解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一文的基础上,从六个维度初步探讨了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同时分析了在这种多维教学目标观的指导下,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提高
2、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着力点。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备课、授课、说课、片段教学、磨课,或者一切教育行为,先行的应该是显性或隐形的目标制定!想开了去,生活也是如此!随意也好刻意也罢,有道是多多葵花向太阳。修好文字也是读好文字的目标对于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性质及其价值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前提。《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支持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教学目标的本质问题,“教学目标”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学目标在整个标准框架体系中起着统帅作用,居于核心地位,它包括五
3、个衡量指标,即“有价值,高期望”;“清楚、具体、可操作”;“适合学生需要”;“全面、综合、深刻”;“明确考试内容方式”。对于这五个指标的正确、合理解读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一标准框架的有效运用。鉴于此,笔者在解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建构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之“教学目标”这一标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及其价值。一、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探讨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性质,是在与原有的一般教学目标作一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来认识的,但这并不要求我们以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分析,而应是一种统合的思路多元化来理解。具体来说,
4、可以从六个维度来剖析。11教学目标是认知性的还是体验性的。首先,从教学过程本质来看,以往教学目标偏重于认知性目标,其理论依据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正是这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观点强调了学生个体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很显然它突出了认知性目标的达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则置之一边。其他目标的缺失,或其他目标也以所谓认知的形式出现,导致教学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更退一步说,即使在认知层面的目标,以往的教学也仅仅注重知识识记等低级水平,而对其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水平则也经常被忽略。在有效教学中,其
5、终极关怀是促进学生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因此在教学过程本质观上的依据是,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2]。这种对话性、交往性的教学机制,为教学活动创设了一个相互开放、理解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以整人的姿态出现,在获取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更突出了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种整体性目标的构成应该包含认知性和体验性目标两个部分。其次,从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的发展线索来看,它是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再向“人本位”转变陶行知的“真教育”。“知识本位”的取向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人本位”的取向则明显突出学生情感态度的参与
6、体验,强调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实现个体主体性、创造性的张扬。这两种价值取向都偏执一端,因而在有效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目标。21教学目标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3](P717)。这种教学目标的规定往往被看作是一种静态的固定的存在,把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看作是必须达到的确定性实在。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而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在个体行为上的变化的一种预期。认知结构主义的教育家布鲁纳的著名的“三个任何”结构原则(即可以将任何知识教给
7、任何年龄的任何人)也表明了教学对人的行为的控制。两者背后隐藏的教学目标假设都是将其看作是可以控制人的行为的预设目标。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体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它更强调学生个体与他人的双向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就从其他有机体(或环境)中获取大量的理解事物的知识,因此它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与有机体(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断动态生成的。这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混沌性随机性,但恰恰体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性和价值性。从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来看,泰勒的“目标模式”强调了静态的预设目标的重要性,它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支配的,核心
8、是对“行为的控制”。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则强调了生成的过程性目标的重要地位,它在本质上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