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

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

ID:29879307

大小:741.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2-24

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_第1页
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_第2页
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_第3页
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_第4页
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机电工程案例百问-最终版我就是建造师http://www.594jzs.comPL20-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1.载荷(1)动载荷。一般取动载系数K1=1.1。(2)不均衡载荷。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3)计算载荷。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Qj=K1K2Q  式中Qj——计算载荷;    Q——设备及索吊具重量的总和。2.额定起重量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3.最大幅度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4.最大起升高度起重机吊臂顶端滑轮的高度:H>h1+h

2、2+h3+h4(1H412021-2)式中H——起重高度(m);h1——设备高度(m);h2——索具高度(包括钢丝绳、平衡梁、卸扣等的综合高度)(m);h3——设备吊装到位后底部高出地脚螺栓的高度(m);h4——基础和地脚螺栓高(m)。PL21-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必须依照本机说明书规定的特性曲线表进行,选择步骤是:1.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幅度)。2.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查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3.根据已确定的幅度、臂长,查起

3、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承载能力。4.如起重机承载能力大于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PL21-流动式起重机的地基处理:吊装前必须对地基(或基础)进行试验和验收,按规定进行地基沉降预压试验。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由专业人员专门进行基础设计,验收时同样要进行沉降预压试验。PL23-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和步骤:(P185,案例)1.吊装方法的选择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可行。2.吊装方法基本选择步骤:1)技术可行性分析。对多个吊装方法进行比较,从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因地制宜等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2)安全性分析。吊装方案

4、应安全第一,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对每一种技术可行的方法从技术上进行安全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和解决的办法并分析其可靠性。3)进度分析。吊装工作往往制约着整个工程的进度,所以必须对不同的吊装方法进行工期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不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4)成本分析。对安全和进度均符合要求的方法进行最低核算,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合理的利润。5)根据具体情况做综合选择。我就是建造师http://www.594jzs.comPL24-起重机械失稳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吊臂(或称扒杆)偏心过大、机械故障等。预防措施为:严格机械检查;严禁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

5、基础,确保支腿稳定。PL24-吊装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多机吊装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预防措施: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车、同吊装能力的吊车;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同步;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记录。PL24-吊装设备或构件失稳的主要原因: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预防措施:对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

6、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PL30-焊前检验:1.原材料的检查,包括对母材、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焊剂、电极等进行检查,是否与合格证及国家标准相符合,包装是否破损,是否过期等。2.焊接结构设计及施焊技术文件的检查,焊件结构是否设计合理、便于施焊、易保证焊接质量,工艺要求是否表达齐全;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是否均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3.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的检查,明确焊接工艺要求、焊接质量要求和安全防范要求。4.焊接设备质量检查,包括焊接设备型号、电源极性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焊炬、电缆、气管、焊接辅助工具、安全

7、防护等是否齐全。5.对工件装配质量检查,包括对装配质量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坡口表面是否清洁、装夹具及点固焊是否合理,装配间隙和错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考虑焊接收缩量。6.焊工资格检查,包括焊工资格是否在有效期内,考试项目是否与实际焊接相适应,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工件规格。7.焊接环境的检查,包括是否考虑焊接环境中的风、雨、雪袭击和采取防护措施。焊接环境温度低于规范允许值时,与所焊材质、焊件厚度及预热措施是否相适应。受此影响会出现:裂纹、气孔、夹渣等表面缺陷。PL30-焊接中检验: 1.焊接中是否执行了焊接工艺要求,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电

8、流、电压、线能量)、焊接顺序、焊接变形及温度控制。 2.焊接层间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表面缺陷。PL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