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77847
大小:55.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4
《[调研报告]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来的、摆在基层工作者面前的战略性重大任务。它涉及农村落后面貌根本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的彻底改观,崭新的城乡关系的形成,必须切实认真对待。农村,是农民们的生存家园,也是基层工作者赖以存在的精神家园。当我们基层工作者一辈又一辈,一年又一年,在广阔的农村贡献青春年华时,农村的繁荣和发展也就成了我们的梦想和期待国。我们和农民一样渴望着脚下的这片土地热起来、美起来、靓起来。一、农村,我们永远的家园曾经有很长的一些时间,在三农问题上,没有更多的人提起和关注新农村建设,人们把眼光
2、和话题均放在了三农之外;曾经有一些响亮的声音,反复倡导只有把农民从农村和土地上彻底地转移出去了,三农矛盾和国家发展的一切难题才迎刃而解;曾经有一种更极端的理论,“要想富裕农民,必先消灭农民”。作为与农民血肉相联、与三农息息相关,长年累月奋斗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我们对这些理论和观点曾深深地困惑、忧虑和不敢苟同。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在我们眼里是过于理想化的论断,相对于身处的环境和现实是过于高远和虚幻。对于农民来说,脱离了生生不息的土地,他们怎样生存?(一)农村,有农民永远脱离不了的生存要素。农民这个庞大的
3、群体能够生存,依赖的是广阔的农村。那里有他们永远脱离不了的生存要素,曾经把这些要素归纳为维持农民生存的六大基地:粮食基地即土地,虽然少,却能维持温饱;房屋基地即农舍,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面积却绝对宽敞够用,这远超过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园田基地即菜园,每日必须的蔬菜供应所在,在那些偏僻不发达的山区农村,没有市场的蔬菜交易,农民不出钱就能吃上各类时令蔬菜;燃料基地即山林,这是农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燃料来源地和少量的经济收入补充基地,很多山地农民靠山林树木创收,种植核桃、花椒等也能维持全年的现金支出;人情基地即村庄,当国家和社会
4、机制没有给农民任何生活、生存保障的情况下,村庄里那种普通而又独特的人情交往圈和交往方式将解决农民一切急难困苦、生老病死的重大问题。正是这六大基地保障了农民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无论是国家兴,农民安居乐业,还是国家衰,农民穷困潦倒,总之,都是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供养和庇护着成千上万的农民,也正是这些基本要素满足了农民作为一个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不仅能够活下去,而且比较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二)农村,是城市和工业发展及农村劳力转移的坚强后盾。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和工业吸纳了外出务工人员坚壮劳力,留在农村的是老弱病残,这部分
5、人的小康之路、幸福生活,如果全部寄托在离开土地和农村,让他们走向城镇和工业,并依靠城镇、工业来完全彻底地解决他们生存和生活、教育和医疗等等,这在目前的处境,几乎是天方夜谭。走向城市和工业的都是农村的青壮年和比较有文化、有技能的一部分人,他们在农民和农村中也是生产力因素中和劳动力里最活跃的分子、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可以说农村和农民家庭将最有体力、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贡献给了城镇和工业,并且在这个贡献过程中农村和农家是不计任何成本和完全处于劣势的,连农民外出务工的往返费这种成本都由农民自己承担了,工资也是雇佣方说了算,农民根本没有谈判
6、的能力。农村最具活力的一群人走了,最弱势、最需要关怀的一大部分人留下了,俗称老弱病残部队(老人、妇女、儿童);打工而去的农民还把所有的生存的问题,所有的困难和包袱、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情往来等等,留给了农村留守人员。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所需的人力数量会越来越少,所需人力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被淘汰出局的农民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农村无疑是农民永远的家园!很多专家、学者和研究三农的人们只看到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轻松、便利和高效,看到了把所有农民转移出去的美好前景,而没有看到转移农民的代价和成本,以及进城农民背后留下
7、的那些沉重包袱和艰难困境。曾经有很多农民离家外出务工了,仍然坚决不丢弃农村的土地;也曾经有农民已经举家迁往集镇了,还要到城镇外租种土地,甚至开荒种地;也曾经有多年从商步入富裕行列的农民依然依恋着那偏远脊薄的土地,这说明什么?说明农民的生存危机意识难消,脱离农村这块土地后生存的安全感缺乏。(一)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好新农村的必须选择。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把经济发展起来,建设新农村就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经济支撑。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议新农村建设
8、总体要求,之所以把“生产发展”放在五个方面要求的首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撑,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能取得多大成效?最终要依靠发展生产来决定。生产上不去,经济不发展,基础不牢固,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目标就实现不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必须把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