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63198
大小:89.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2-24
《教师培训材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培训材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的基本分析: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写法上的特点。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部分呈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歌
2、词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在名人故事中成长”。二.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本组的四篇课文不仅题材相同,而且特点鲜明:脉络清晰,语言平实,情感丰富。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向孩子们一一讲述,孩子们一读就能大致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我们老师有责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孩子们的好奇心,那么我们该往什么方向引导孩子去思考呢?我想
3、这就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菩萨兵》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李广射虎》引导学生在文本的三、四重点节走几个来回,抓住描绘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感受李广技艺高超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对李广神勇无比这一难点的突破;《少年王勃》以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由此带动全文,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三.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
4、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2.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4.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四.篇目教学分析:《菩萨兵》1文本解读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
5、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对藏胞的争取展示出这样的过程,即从寻找藏胞到帮藏胞春耕,也就是从口头说服到行动上的证明。着重写典型人物朱总司令的三次典型语言,简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写藏胞的变化是遵循着这样的线索,即从躲红军到后来没有找而是悄悄地主动回来见红军、感激红军,那是因为红军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藏胞也真正理解了红军。虽然情节并不跌宕起伏,但故事却生
6、动感人。所以,教学设计应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2教学目标分析(1)初读课文。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精读课文。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3)复述课文内容。3、教学资源运用课前搜集长征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插图资源播放
7、歌曲《洗衣歌》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用钢笔描红。(2)理解由生字新词。途径或学生交流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查字典。(3)弄清课文写了件什么事。(4)完成练习册1—3题。第二课时:(1)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前后矛盾点来发现问题。(2)品读朱总司令说的三句关键语句解决问题。(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复述故事。(5)运用文本中的插图进行小练笔。5课时教学构想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走进文本1、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的题目是“菩萨兵”(
8、板书课题)。自读课文后想一想,课文的题目来自于课文的哪里?(来自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3、抓住关键词“几时见过”、“菩萨”、“!”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是藏胞回来以后对红军说的话,“几时见过”是“什么时候见过”,再深入地说是“从来没有见过”朱德总司令领导的红军,他们的所作所为太神奇了,只有天上的菩萨才会这样仁慈,这样无私。)4、请学生针对这句话进行提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