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47551
大小:18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4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河中石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中石兽》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2.熟读课文,通过分析对比讲学家及老河兵的话明确科学性思维的基本含义。3.诵读文章,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道理。2. 教学重点/难点难点:通过分析对比讲学家及老河兵的话明确科学性思维的基本含义。重点:诵读文章,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道理。3. 教学用具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
2、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出示学习目标(屏幕显示)过渡语:请同学们默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约1分钟).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首先请迅速默读学案“自主学习”的自学指导后开始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和节奏。用红笔标出你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读完后查字典或课下注释,并在课本注音,有疑惑的圈出来做好标记。(温馨提示: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2.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理解大意,重点字词做好批注(温馨提示:重点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
3、字等),不会的用红笔标注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投入,下面咱们来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请同学们迅速完成学案“自学检测”部分内容!要求:7分钟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做完后请举手示意老师;2分钟时间,同桌互相检查并纠错。1.了解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是 清 朝的 纪昀 ,字 晓岚 ,学者,本文选自 《阅微草堂笔记》 一书,这是一部 清朝短篇志怪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狐鬼故事 、奇特见闻。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意)。①读准字音、节奏。河干(gān) 棹(zhào) 曳(yè) 钯(pá) 木杮
4、(fèi) 湮(yān ) 啮(niè) 坎(kǎn)穴 遂(suì) 溯(sù) 求石兽/于水中。以为/顺流下矣。尔辈/不能究物理。众/服为确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②解释关键字词。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棹数小船。棹,划船,名作动。阅十余岁。阅,经过。 竟不可得。竟,终于。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柿。是,这。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洪水,动作名。 渐沉渐深耳。耳,罢了,语气词。盖石性坚重。盖,表推测语气。 但知其一。但,只。然则天下之事 既
5、然这样,那么③一词多义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 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动词 成为众服为确论 动词 是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这样观点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 的④翻译下列句子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口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b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c……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河水的反冲力,一点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d如其言,果得
6、于数里外。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三)我的疑惑(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三、后教环节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大都与科技有关,但本文似乎只记载了一件奇闻秩事,似乎与科学没有关系。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再来解读课文。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记叙了人们寻找石
7、兽的经过。)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三个人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各个人对河中石兽去向都有哪些意见?理由是什么?2.河中寻找石兽,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而其他方法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点拨:第一种方法认为在水中原处寻找,没有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方法认为会在下游,是因为只考虑了流水的因素,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因素。第三种方法认为会在原地深陷在泥沙中,错在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而忽略了流水。老兵河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