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72397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2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河中石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中石兽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五课。学习本单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并能够培养其科学精神。本课的学习,则让学生忍不住去探寻其中的秘密。中招考点词语解释及翻译是历年设题的一个角度,考查细致,要求学生平时要掌握所学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的翻译。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一学期的训练,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但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遇到课外文言文往往难以把握。二、学习目标1.通过参看课下注释
2、,能说出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2.通过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能够疏通文意。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熟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能够疏通文意,并尝试找出文言文翻译方法。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学习目标1:通过参看课下注释,能说出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自学指导一内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及手中工具书,了解作者,读准字音时间:6分钟方法: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一:1、作者介绍纪昀(1724—1805),字晓岚,道号观
3、弈道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2、词语积累河干()圮()棹()铁钯()曳()啮()木杮()湮()欤()学习目标2:通过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能够疏通文意。自学指导二:内容:结合课下注释及手中工具书,能翻译课文。要求:识记重点字词,并能翻译课文。时间:25分钟方法:自学对学小组交流自学检测二: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二石兽并沉焉。(门旁)两只石
4、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焉,助词,无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以为顺流下矣。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以
5、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文言翻译五字决:留、替、调、补、删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耳,助词,表示肯定。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沿,顺流而下。众服为确论。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
6、,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转转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
7、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四)当堂训练1、通假字不更颠乎()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山门圮于河()(2)阅十余岁()(3)曳铁钯()(4)湮于沙上()(5)如是再啮()(6)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翻译句子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作业做“研讨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一、学
8、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⑵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五课。学习本单元,有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