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93038
大小:243.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3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5 离骚(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离骚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B.《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C.《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品,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D.后世将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称之为“楚辞体”或“骚体”。【答案】B【解析】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何
2、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通假字的用法。B项“郁邑”通“郁悒”,“圜”通“圆”;C项“反”通“返”,“离”通“罹”;D项“章”通“彰”,“错”通“措”。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惟草木之零落兮B.帝高阳之苗裔兮C.朝搴阰之木兰兮D.及前王之踵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之”用法的理解。中学阶段,“之”的用法大致有
3、: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君将哀而生之乎?——我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A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为结构助词“的”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问题。(5分)三闾庙【唐】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
4、萧枫树林。4.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2分)【答案】诗的起句即景起兴,以沅湘的水引出屈原;又以沅湘水的流“不尽”来喻屈原“怨”的深长和厚重。(答到“比兴”手法给1分,答到“怨”的深长厚重给1分)【解析】试题分析:怨,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和屈原的内心情思。首句不仅是写流水,更是一种比喻:屈原的心中之怨恨,正像沅湘之水,永远无穷无尽。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此诗三、四句,
5、历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答案】诗的后两句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特定的秋日图景,引人思索,在景中让人仿佛看见屈子失意落魄、满腹遗恨的形象,含意蕴藉而又满蓄感情。【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②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
6、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③《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著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顷襄王如何侮辱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
7、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④如果说,《诗经》中的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的屈原,则以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是何等的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立起。⑤“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的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⑥《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