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素材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备课资源链接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摩尔质量(M) ↓N、n、M的换算关系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数目或原子数目,也可以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以读作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也可以读作2mol氢气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水。因此可以将物质的量应用于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中,这样会使计算过程简单化。二、胶体知识要点归纳胶体与胶粒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胶粒即胶体微粒,指分散在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
2、有或不带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分类以微粒分胶粒是分子聚集体的小微粒,如AgI胶体、Fe(OH)3胶体胶粒是单个高分子的分子胶体,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以状态分分散剂是气态的,胶体也是气态,称气溶胶,如雾、烟分散剂是液态的,胶体也是液态,称液溶胶,如Fe(OH)3胶体分散剂是固态的,胶体也是固态,称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烟水晶性质(1)丁达尔效应,是鉴别溶液与胶体的好方法。(2)布朗运动:胶粒受分散剂分子的撞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电泳现象:证明胶粒带有电荷。胶粒有很大表面积,能选择性地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而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4)能
3、否透过半透膜或滤纸:胶粒直径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利用这一性质可提纯胶体;但能透过滤纸。(5)聚沉:胶体是一个较稳定的分散系,但在外因作用下可聚沉,使胶体破坏。胶体带电的规律(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如Fe(OH)3胶体;(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如As2S3胶体。影响胶体稳定的因素(1)同一胶粒带同种电荷,胶粒间互相排斥不易聚集下降;(2)胶粒不停地做布朗运动。续表胶体聚沉的方法(1)加热:促使胶粒运动加快,减少所吸附的离子,失去一部分电荷而聚沉;(2)加入电解质溶液: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排除胶粒间斥力而聚沉;(3)加
4、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而聚沉。胶体的制备方法(1)物理方法:将固体微粒磨成极小(直径:1~100nm)粉末放入水中沉淀。(2)水解法:如Fe(OH)3胶体的制备。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即可得到。这种方法制备胶体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加热时间不能过长。(3)反应生成法:如AgI胶体的制备。这种方法制备胶体要注意参加反应的溶液要稀;将密度大的滴入密度小的溶液中,边滴边搅拌。三、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1.有特殊要求的物质检验常见的要求有:(1)不限制任何试剂;(2)只用一种试剂;(3)不用任何试剂。(1)在解物质鉴别题时,要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解题方
5、法。①被鉴别的一组物质的阴离子不同,一般用强酸溶液鉴别。如NaCl、Na2CO3两种溶液可用盐酸鉴别。②被鉴别的一组物质的阳离子不同,一般用强碱溶液鉴别。如NaCl溶液、MgCl2溶液、NH4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5种溶液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③分析所给物质组中有特征反应现象的物质或离子,从而找出试剂。如Ba(OH)2溶液与(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等溶液共热,同时产生沉淀和气体,则用Ba(OH)2溶液可鉴别Na2SO4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Cl溶液等一组溶液。(2)不用任何试剂,方法也有多种。①可以
6、先用物理方法,观察颜色确定某些物质,再利用这些物质鉴别其他未知物。②将溶液两两混合,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物质。注意,有些溶液的反应由于互相滴加顺序不同,能产生不同的现象。2.物质的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物质的分离、提纯仅仅靠物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常常要利用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用化学方法来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目前主要有:酸、碱处理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热分解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这些方法因现阶段的化学知识不足,需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和加深理解。现简单介绍如下:(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
7、2+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了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至中性。(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将C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将FeCl2氧化为FeCl3。若在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杂质,可加入适量的铁粉将FeCl3还原为FeCl2。(4)正盐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