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44814
大小:13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3
《人教版教学教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生物必修二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节规划】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由于这些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为使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较少涉及这些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实际上人类将遗传和变异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由来已久,并且随着认识的深入,技术的改进,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效果日益显著。本章将集中讲述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STS)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本章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及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本章内容围绕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在生
2、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通过截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再现了人类的互动。应用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对其他生物利用和改造的历程,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互动。与其他章的联系:第1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本章介绍的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第3章中有关DNA的结构、基因的本质,第4章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是学习本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基础。第5章中有关基因突变的内容是学习本章诱变育种的基础。第5章中有关染色体变异及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内容与本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形成育种知识的完整体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初中生物
3、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书第1章的学习中,学生又学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对于基因工程,学生也并不陌生,不仅大众传媒上常有介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中,有的也标注了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标记或文字说明。本章是在学生对基因工程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2节,其知识结构列表如下: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本章教学价值: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
4、例。2.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13生物必修高中生物必修二1.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2.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能力方面1.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2.进行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本章教学安排:本章包括2节: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和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本章教学用3课时,其中第1节用1课时,第2节用2课时。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对应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5、”,对学生在知识层面的要求是达到理解水平。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对应于课程标准要求“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对学生在情感目标上的要求是达到反应(认同)水平。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从容说课】本节是在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教师在课前收集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来创设情境,引入选择育种的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然后以小麦杂交育种为例,按课本的“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杂交育种的概念,并总
6、结杂交育种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而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引导学生思考杂交育种的方法存在哪些不足。在认识其局限性后,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介绍了诱变育种的实例和方法,通过实例说明诱变育种的重要作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有哪些优势,并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讨论诱变育种的局限性。通过这样递进的发展历程,说明超越已有技术的局限是育种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最后组织学生列表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在方法、原理、优缺点的异同点,使学生在农业科学育种方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杂交育种的学习时,选用典型的
7、育种实例――培育高产、抗病的小麦作为切人点,针对育种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其中蕴含的遗传学规律。并引导学生应用遗传学规律和遗传图解,对特定的杂交组合进行理论分析,推测可能的选育过程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及其解决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去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进而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某一历史阶段,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科学技术总会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技术上的问题得以解决,生产力也随之提高;社会生产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