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37103
大小:1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有机复习题》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药效团:相同作用类型的药物中化学结构相同的部分,这部分结构称为药效团。广义的定义是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在三维空间具有相同的疏水、电性和立体性质,具有相似的构象。前药: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发挥作
2、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生物电子等排体:外层电子数目相等或排列相似,且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能够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一组原子或基团。结构特异性药物:药物产生生物活性的类型和强度主要是因为化学结构的特异性,使药物分子与特异的生物大分子(受体)在空间发生互补的相互作用或复合,所以这类药物的化学反应性、分子形状、体积和表面积、立体化学状况、功能基配置、电荷分布都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上述各种性质都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的特异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开发的一类药物。
3、β-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通常与不耐酶的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是一类抗菌增效剂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和核苷酸的代谢途径已达到抗肿瘤药物目的的药物。―――Chapter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写出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什么巴比妥酸无活性?在生理pH7.4下,Pka=4.12,未解离度0.05%,解离度太大,成离子状态,几乎不能透过细胞膜和BBB,药物很
4、难被吸收;脂溶性小。2、写出苯二氮卓类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中1,3,7位引入取代基,对活性有何影响?①1位以环氧甲基取代,可延长作用。②3位氧化,活性降低③七位引入吸电子基,明显增强活性;次序为-NO2>-CF3>-Br>-Cl④5位苯环的邻位(C-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能显著增强活性。3、抗精神病药分类及其主要药物吩噻嗪类:氯丙嗪噻吨类:泰尔登(氯普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二苯并二氮杂卓:氯氮平其他:齐拉西酮、阿立哌唑4、抗抑郁药物分类及其主要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SNRIs)盐酸丙米嗪阿米替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
5、Is):氟西汀舍曲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吗氯贝胺―――Chapter6局部麻醉药1、局部麻醉药分类:芳酸酯类,酰胺类,氨基醚类及氨基酮类。2、普鲁卡因(procaine)的结构(会书写,以下同)、合成、不稳定性、简单的结构修饰在Procaine的合成中为什么要采用先酯化、再还原的合成路线?答:由于苯环对位硝基的强吸电子作用,可使苯甲酸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加,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收率高。若先还原成氨基再酯化,氨基的强供电子作用使酯化反应较难进行,且芳伯氨稳定性较差,副反应较多,收率低。不稳定性:还原性水解性,醛基易水解失效,麻
6、醉作用持续时间短结构修饰:普鲁卡因为先导物——丁卡因,哌罗卡因-NH2→-H9C4NH使用剂量小,麻醉作用强酯基和N原子之间的C链上引入基团,麻醉时间延长。3、利多卡因(lidocaine)的结构、临床用途、结构特点结构他点:酰胺键较酯键稳定;两个邻位均有甲基,具空间位阻;本品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作用强而持久,毒性也相应较大。穿透力强,起效快。为临床常用的局麻药,也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和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的首选药。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临床上用量控制严格。―――Chapter7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1、COX的概念、亚型环氧合酶:环
7、氧合酶-1(COX-1):组成酶,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促进生理需要的PGs(前列腺素)合成,在调节外周血管阻力,维持肾血流量,保护胃肠道粘膜及调节血小板聚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环氧合酶-2(COX-2):诱导酶,在炎症部位能被许多因子诱导,在炎症细胞中高度表达,对炎症中PGs的释放起主导作用,促进了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COX抑制LOX(脂氧酶)对LT(白细胞三烯类)生成的催化作用2、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的结构;至少举2例说明阿司匹林的结构改造(涉及到前药)成盐(和氢氧化铝成盐阿司匹林铝)、酯化(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成酯
8、→前药(贝诺酯))、成酰胺(水杨酰胺,镇痛作用强,对胃几乎无刺激)3、扑热息痛的合成(做实验的几个注意事项)4、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5、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类型、作用机制、产生不良反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