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

ID:29703558

大小:1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江苏省考试说明】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②勃列日涅夫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改革。【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08年第23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和苏联赫鲁晓夫改革2.2009年第17题考查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3.2010年第23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及苏联工业化 4.2011年第16题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弊端5.2012年第17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6.2012年第19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重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评价(1)从特点看,战时

2、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2)从经济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史料】重点二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作用1.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

3、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2.实质史料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导读:史料表明列宁等人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作用史料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它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导读:史料主要说明

4、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重点三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影响1.形成史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文选》下卷导读:史料表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走上了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史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

5、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导读:史料表明苏联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化的政策。这种政策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行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史料】3.影响(1)积极影响:①暂时适应了战争与革命的需要,有效地调动了苏联的人力、物力

6、、财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使苏联免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抓住时机,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使苏联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2)消极影响:①没有处理好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②没有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危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③没有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难点一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比较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激化;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

7、和政治危机特点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主要内容改革:整顿财政金融复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复兴工业。开展“蓝鹰运动”。调节农业生产救济: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粮税: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私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贸易: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