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701870
大小:19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2014高考生物 核心命脉十大考题大揭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高考生物核心命脉十大考题大揭秘2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与人物不相对应的是( )A.“跳蚤镜”是由荷兰人詹森制造的B.詹森和罗伯特·胡克的发现开创了细胞研究的新领域C.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薄片的死细胞D.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的解析:本题为生物史料题。荷兰人詹森制造了放大30倍左右的“跳蚤镜”,并没有看到细胞;罗伯特·胡克观察到了死细胞并为其命名,列文·虎克观察到了活细胞,这两个人的发现开创了细胞研究的新领域。答案:B2.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
2、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解析:A、B、C三选项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但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答案:D3.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解析:细胞的基
3、本结构以及遗传物质的相似性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而细胞的多种多样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答案:C4.(2009·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Ⅰ)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解析:A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
4、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B、C、D三选项正确。答案:A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物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
5、②③④⑦⑥⑤⑧解析:选项诊 断结 论A使用显微镜步骤:对光(③④)—低倍观察(①②⑤)—高倍观察(⑧⑥⑦)不正确B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正 确C对光时应先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不正确D使用显微镜应先对光不正确答案:B6.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下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调节光圈 丙:转动细准焦螺旋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标本A.甲→乙→丙→丁B.戊→丁→乙→丙C.乙→甲→戊→丁D.丁→戊→丙→乙解析:图1为低倍镜物像,图2为高倍镜
6、物像,由图1到图2因视野范围变小,必需先移动标本将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但一定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答案:B7.(2009·广东六校联考Ⅱ)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答案:A8.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B.异养生物C.无核膜的生物D.有线粒体的生物解析:单细胞生物其体内不含叶绿体而含叶绿素,说明该生物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同真核细胞相比,
7、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考查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答案:C9.下列属于细胞的是( )A.胶原纤维B.肌纤维C.神经纤维D.弹性纤维解析:肌细胞呈纤维状又叫肌纤维;神经纤维是指神经细胞长的树突、轴突及外面的髓鞘,是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而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是非细胞的蛋白质成分。答案:B10.(常考易错题)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