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96900
大小:24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2
《浙江专用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8课图片两组教师用书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课图片两组作者简介王小亭(1900-1981),北京人。早年任英美公司电影部摄影师。1925年任万国新闻通讯社摄影记者。1930年任《申报》新闻摄影记者。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拍摄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新闻摄影记者,是中国人投身于新闻电影界的鼻祖。常识整理新闻摄影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这是使用照相机对新闻事实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
2、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的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个阐释表明,“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外壳”。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仅剩图片这种“外壳”,图片也就失去了意义。(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瞬间(shùn)(2)悬赏(xuán)(3)废墟(xū)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血(2)宁2.语境辨析法(3)这些并不强(qiánɡ)壮的少年却被法西斯强(qiǎnɡ)令穿上军装,送到前线去充当炮灰。(二)写准字形(1)(2)(3
3、)(4)(三)易混辨析臭名昭著vs遗臭万年课本原句1945年,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的一个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集中营的路上。辨析两个词都是指很坏的名声。“臭名昭著”侧重于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遗臭万年”指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为人唾骂。侧重于影响时间长。即境活用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著名科技媒体近日发布了科技史上最臭名昭著的13大罪犯榜单,其中斯诺登、Reddit创始人施瓦茨等榜上有名,这些人在美国历史上或许会流芳百世,抑或遗臭万年。第一步
4、快读课文·明大意1.说一说每一幅图片的内容。明确:第一组图一画面主体是一个幼儿在火车站废墟上无
5、助大哭的镜头。图二是各族劳工奋力铺路的场景。图三是德国少年成为盟军的俘虏,他们却笑容满面。图四是在纳粹溃逃后的一个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集中营的路上。第二组图一是重庆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欢庆胜利的场面。图二是一片荒芜、凄凉的墓地,墓碑累累相望、令人痛心的场景。图三是从战俘营释放的士兵回到成了废墟的家。他痛苦地趴在一堵破墙上哭了起来。图四是德国总理勃兰特向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花后,下跪道歉的场景。2.给每一幅图片加一个小标题。明确:第一组图一:废墟中哭泣的幼儿图二:各族劳工大抢修图三:稚嫩的战俘图四:失色的心灵第二组图一:欢呼图二:你在哪里图三:
6、回家图四:忏悔第二步
7、精读课文·细揣摩1.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理解图片含义。2.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背景解读,理解文章主旨。一、观看课文中的第一组图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片是瞬间的永恒,我们透过一幅幅画面可以想象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听到人物的心灵之声。第一组四幅图片都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这种力量来自于细节。请谈谈每一幅图片中哪一个细节最具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力。答:明确:图一要注意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已经受了伤,他无助地哭泣,背景是轰炸后的场景。图二,在蜿蜒的山路上,劳工们背着竹篓,用自己的双手紧张施工,参与施工的居然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图三要注意少年们
8、的装扮和表情,他们被强令穿上军装,反而露出了笑容。图四要特别注意时间是“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集中营的路上,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慌?是他已经见得太多,还是他已经麻木?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2.第一组的第四幅图片中,尸体遍地,而孩子的表情竟然是平静的,丝毫看不出恐惧感,为什么?答:明确:因为他在集中营里看到的这种情况已经很多了。在集中营的生活,已经对这个小孩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摧残,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对这种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二、观看课文中的第二组图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3.如何理解图二照片的标题“你在哪里”?答:明
9、确:在人们又一次纪念法西斯胜利的日子里,当年牺牲的战士,“你们在哪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和平,永远地沉睡在地下。残酷的战争夺去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的生命,我们将世世代代纪念他们。一句“你在哪里”蕴含着深沉的伤痛和怀念之情。4.图三的背景介绍有什么特点?包含了哪些信息?答:明确:这段背景介绍,文字简洁,却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德国”表明这个士兵属于战争挑起方,“1946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他才被释放回家。归途已经不必细说,他魂牵梦绕的家园竟成了眼前的废墟,这是战争最残忍的注解。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在战争中,都付出了无比惨重的代价。5.四幅图片是从哪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