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

ID:29694984

大小:2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2

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说勤奋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说勤奋教学要求1.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从语言文字方面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2.理解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不忘勤奋,一生勤奋。教学课时两课时知识点详解☜说 勤 奋  ①运用了设问的句式,一问一答,直接提出观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  ②难句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鲜花”比喻所取得的成就,以“汗水和心血”比喻付出的艰辛,

2、说明成功者取得成功绝非轻而易举。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段导读: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③如果直说司马光,对小学生来说很陌生,不会引起太大的感触,而“砸缸救人”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容易理解并引起学生的共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明确地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④司马光无数遍地高声朗读课文,一直到读熟为止。?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③提“砸缸救人”的故事起到什么作用?]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⑤司马光利用“警枕”挤出时间读书写作,这突出表现了司马光刻

3、苦读书的精神。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④司马光是怎样做到“滚瓜烂熟”的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⑤司马光为什么要枕“警枕”睡觉?]  ⑥重点句解析:《资治通鉴》按历史年代编写,记载了1300多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司马光用了整整19年的时间才写完。据说,原稿足足堆满了两间屋子。这部巨著材料丰富,剪裁恰当,考证严谨,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成为我国史学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为后人研究

4、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它是司马光勤奋努力的结果,是文章论点的有力佐证。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⑥《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史学巨著?]段导读:这一自然段以古人司马光为例,讲他小时候就很勤奋,长大之后更加勤奋,所以才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通过写司马光勤奋读书的故事,说明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⑦“才”字表明了童第周并不是天资聪明,与上文司马光的事例形成对比。?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⑦“才”说明了什么?]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⑧面对学习差的事实,童第周丝毫没有失去信

5、心,而是马上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努力,迅速地赶上去。[⑧面对成绩很差的事实,童第周是怎样做的?]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  ⑨“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充分说明了只要勤奋,即使基础不如别人,照样可以成才。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⑨“名列前茅”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⑩“此”指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与司马光相比,因为家里贫穷,上学晚、基础差的童第周勤奋刻苦,肯下工夫,同样可以名列前茅,同样可以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

6、。  ❶华(huà)罗庚: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⑩“此”指的是什么事?]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❶(ɡēnɡ)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勤奋可以弥补不足,这是很好的古训,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获得一分知识和才能。段导读:这段话以童第周为例,讲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由于勤奋,不仅赶了上来,成绩还名列前茅;也由于勤奋,在比利时留学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勤奋使童第周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通过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说明“勤能补拙

7、”的道理。?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句导读:这句话强调了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仍然要“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句解析:强调了要想有所成就,要想有所贡献,除了“勤奋”之外,别无他途。而且,如果只是“勤奋”于一时,不能持之以恒,那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作者在“勤奋”前特意加上了“一生”。[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