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89915
大小:39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2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名校测试(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名校测试(教师版)1.某同学利用下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土地改革——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B.合作化运动——消灭了私有制度C.宪法颁布——建立了社会主义D.人民公社化——迈步走向共产主义2.1956年1月15、21、22、29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分别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举行盛大的游行进行庆祝。右图是当时天津市和
2、平区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情景。当时这些城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3.图1为歼10战斗机,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图2为2009年国庆节16名女飞行员驾驶着新一代国产战斗机参加阅兵式。中国空军力量得以快速发展,所依赖的国内工业基础应主要归功于( )A.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B.“大跃进”运动C.过渡时期的“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的建设4.右图是新华社编发的北京各界庆祝三大改造胜利大
3、会的照片。关于三大改造的完成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C.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逐步消灭了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试题出处】2012-2013济南一中模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D项结论是土地改革的结果,与三大改造无关。A、B、C三项结论都是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答案】D【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5.下表是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1952年1956年1
4、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A.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B.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发展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D.经济建设方针的正确性【试题出处】2012-2013沈阳一中模拟【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生产结构”这一关键词语。四个选项中只有B、C两项是关于生产结构的概括,而表格材料反映不出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故选B项。【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6.1957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曾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
5、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更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7.某著作有一段描述,有几个字由于印刷问题看不清楚:“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D.“一五”计划【试题出处】2012-2013南通一中模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观
6、点的能力。从“1959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它描述的应是人民公社化运动。A、B、D三项不存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故不符合题意。【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8.“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首江西民歌可能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题出处】2012-2013吉安一中模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浮夸风
7、”,题干材料中的民歌正是这一“左”倾错误的表现。【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9.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以粮为纲10.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毛泽东晚年,在经济上可以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粮为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如此重视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