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685070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2
《2013学年高中语文 阶段性过关测评(二)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中外现代诗歌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阶段性过关测评(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ánɡ) 彳亍(chì)着装(zháo)少不更事(ɡěnɡ)B.造诣(yì)校对(xiào)珐琅(fà)茕茕孑立(qiónɡ)C.蟊贼(máo)弹劾(hé)勖勉(xù)鲜有所闻(xiān)D.圭臬(niè)肖像(xiào)迤逦(yǐ)咄咄逼人(duō)解析:选D。A.着(zhuó)装,少不更(ɡēnɡ)事;B.校(jiào
2、)对;C.鲜(xiǎn)有所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 蹉跎岁月 耿耿于怀 裨官野史B.篡位 草菅人命 光风霁月 饥肠辘辘C.谲诈 目不遐接 怪诞孤傲 风声鹤唳D.憧憬 朝花夕拾 妍媸毕露 出类拔粹解析:选B。A.稗官野史,C.目不暇接,D.出类拔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
3、喻,惊得目瞪口呆。C.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解析:选C。A.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此处应为“不可思议”。C.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事物十分熟悉。D.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
4、,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B.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C.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之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D.高等教育产业化动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助高校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解析:选B。A.“加快”与“规模和速度”搭配不当;C.偷换主语;D.“双刃剑”与后文矛盾,不合逻辑。二、(9分,每小题3分)(2011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
5、成5~7题。中国建筑的“文法”梁思成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
6、、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
7、法”的规矩。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
8、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