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概念》word版

《陶瓷的概念》word版

ID:29641541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1

《陶瓷的概念》word版_第1页
《陶瓷的概念》word版_第2页
《陶瓷的概念》word版_第3页
《陶瓷的概念》word版_第4页
《陶瓷的概念》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瓷的概念》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陶瓷的概念陶瓷是经过原料制备与合成、成型、烧结、后加工等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从结构上看,陶瓷制品是由结晶物质、玻璃物质和气孔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烧结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广义的陶瓷概念: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德国陶瓷协会:“陶瓷是化学工业或化学生产工艺的一个分支,包括陶瓷材料和器物的制造或进一步加工成陶瓷制品(元件)。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少含30%结晶体。一般是在室温中将原料成型,通

2、过800℃以上的高温处理,以获得这种材料的典型性质。有时也在高温下成型,甚至可经过熔化及析晶等过程。”传统陶瓷的主要原料: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所以传统陶瓷可归属于硅酸盐类材料和制品。因此,陶瓷工业可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硅酸盐工业”的范畴。哥窑的特征金丝铁线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一般是黄色;铁线是指大块的开片,一般是黑色。金丝铁线一般指的是开片的大小。紫口铁足开片大的为官窑,开片小的为哥窑,这是一个比较直观比较简单的判断。明早期青花的特点瓷器的尺寸大永乐瓷器的形制,受到波

3、斯文化的影响永乐瓷器的纹饰内容呈现出强盛的势态,彰显出开国时期的一种精神,昂首挺胸,特有成就感的感觉。明早期青花对中国陶瓷的影响中国陶瓷美学的官方系统,已经彻底摆脱了宋以来建立的官方陶瓷美学系统。宋代瓷器朴素,青花则繁华。中国官窑瓷器第一次署上本朝年款,成为定制,影响后世。官窑开始有了规范的形制,历朝历代都按定制烧造,成为皇家一种规范。弘治黄釉瓷盘弘治瓷器鉴别辨胎釉——釉色早期白中闪灰,后期釉色闪青弘治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底足白釉,初期与成化白色一样,中期发灰,晚期泛青色,呈亮青色,犹如一泓清水。辨纹

4、饰——龙纹俗称比目龙弘治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漫舞,画意飘逸潇洒。这一时期龙纹有一个特征:龙身渐瘦,龙睛圆睁,两眼距离很近,并且在一侧,俗称“比目龙”。辨工艺——盘子多有塌底现象弘治瓷器修胎规整,琢器类器物接胎痕不明显;由于胚质较软,且底薄,盘子多有塌底现象;足迹露胎处可见黄溢;圈足较成化时略矮,足外墙大多围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辨款识——“治”字中“口”的最后一笔多向右出头明弘治官窑年款多为青花料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款,落款于器物外底,套以

5、青花双重圆圈。字体小而规整。款识中“治”字中的三点水均低于右边的“台”字,“治”字中“口”的最后一笔多向右出头。康熙时期青花的特点第一,从技术上讲,康熙时期的青花是最蓝的,非常漂亮,叫做翠毛蓝。第二,同样是青花,康熙青花可以分出层次来。称为墨分五色。第三,康熙瓷器在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对胎土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分量特别重。窑炉的发展过程在很久以前,原始烧陶的方法是不用窑的原始陶器一般就地取土,质地粗糙,平地堆烧而成,大致烧成温度在600-800℃左右。当时在地面上挖一浅坑或在地面铺上小石头块,上面放上陶坯后,用干枝柴草围

6、住周围顶部,外面涂抹较稠的黄土泥,上留通风小孔,地面点火烧制,因为是垒坯露天烧,所以温度只能达到800℃左右。2.距今6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时期,从无窑到有窑的烧制使彩陶有了明显的飞跃。出现最早的是从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的“竖穴式窑”或“横穴式窑”。(后又影响到龙山文化以及南北各地的陶窑。)当时这种窑可使温度达到900℃左右,特点是窑室在火塘之上,在火塘的一侧留有火口,以便添加燃料。3.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馒头窑和龙窑。(1)所谓馒头窑,指窑内的空间和外形似馒头,这种窑在我国北方比较多见。如河北的磁州窑、定窑

7、,河南的钧窑以及陕西的耀州窑都是一种半倒焰式馒头窑。(2)龙窑是一种横焰式窑在我国南方比较多见。如广东石湾、浙江龙泉、福建的建阳、德化、宣兴等。在景德镇湖田,也多处发现龙窑的遣址。至今还有保留的遗址,也有少量的龙窑投入使用并继续发展着。龙窑一般用粘土、砖或砖坯依倾斜的山坡建成,坡的大小缓急直接影响烧成时间和产量。由下自上,呈长条形,象龙蛇状,故名龙窑,也称蛇窑、蜈蚣窑。4.秦汉时期的火膛和容积在不断增大,这时期出现了马蹄窑。(马蹄窑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那时还是属于北方的馒头窑)马蹄窑: 马蹄窑(与葫芦窑)是景德镇湖田

8、窑系遗址的两种特殊的瓷窑,在明代生产芒口瓷。其形状方中带圆,下部大,上部小,很象马蹄下部的蹄甲。马蹄窑建造简单,投资少,窑炉较小,利于产品更新换代,有灵活求变,适应市场的优点。5.到了元代,出现了葫芦窑葫芦形窑炉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的,在景德镇元代民窑中大量使用,在御窑(官窑)遗址中也曾被发现过。葫芦窑是景德镇人在元代把马蹄窑和龙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