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

ID:29616434

大小:64.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1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 商鞅变法高效演练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商鞅变法高效演练人民版选修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战国时期,正是基于商鞅和秦孝公等顺应了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大胆变法,才为秦国最终奠定了大一统伟业。——《重大改革》材料二 历史不能重演,商鞅变法的恶果是不能以秦国暂时强大来抵消的。商鞅式的强国之法趋人步入功利追逐,必然导致日后的治理危机,社会不和谐而崩溃之日近矣。——《再评商鞅》(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并概述其意义。(2)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角度有何不同?综合两则材料,从史学研究视角,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有效信息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注意题目要求“经济方面”。第(2)题根据对两则材料的分析、理解,可以看出材料一主要肯定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材料二主要说明其局限性。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要掌握全面和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答案:(1)措施:废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意义:推动了地主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国家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统一奠基。(2)材料一肯定了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材料二指出了商鞅变法的局限性。评价:全面、辩证地看问

3、题。2.(2016·全国卷Ⅰ·T45)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

4、。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解析】第(1)题,据“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可得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据“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可得出扩大入选范围;据“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可得出否定谱牒在选任

5、官员中的作用;据“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得出建立新的门第标准。第(2)题,由材料内容可知,唐太宗的谱牒改革降低了原来世家大族的等级,使很多从草原迁移而来的新兴家族跻身“高门”之列,打击了世家大族社会地位,有利于打破他们对官位和政治的控制,从而有利于肯定现有政治秩序,维持政权稳定,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同时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抑制旧士族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将皇族排为第一等级则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加强统治。答案:(1)内容: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

6、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作用: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3.(2016·海南单科·T29)材料 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湘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逊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

7、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题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得出,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和段落,其中“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江、湘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撤并了许多州、

8、县和巡检司”“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等句子为重点语句,可以从中概括得出答案。第(2)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去分析。答案:(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