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88001
大小:62.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提升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6·广东汕头质检)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解析 分封制是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与材料“封建
2、”意思相符,故C项正确。答案 C2.(2016·四川绵阳质检)《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对西周的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知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故B项正确;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受破坏,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诸
3、侯争霸并不是都由分封制导致,故D项错误。答案 B3.(2016·湖北武汉调研)“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解析 A项是对郡县制“是什么”进行描述,是史实,故A项错误;B项是单纯对郡县制的评论,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
4、;史识是在分析大量的史实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C项涉及到整个中国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的形式,显然是在科学研究中国历朝历代国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C项与B项比较的话更接近史识,故C项正确;D项属于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 C4.(2016·湖北武汉调研)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 )①分封遗风 ②宗法观念 ③皇权思想 ④世袭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 “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体现了分封遗风,故①正确;“刘姓子弟为
5、王”体现了宗法观念,故②正确;“自为枝辅,以卫王室”体现了皇权思想,故③正确;“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体现了世袭制度,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 D5.(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下列选项中,通过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A.西汉设置刺史B.西汉设中外朝制度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D.清朝设军机处解析 刺史主要是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的监察机构,与宰相制度变革无关,故A项错误;汉代通过尚书、郎等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的现象来间接变革宰相制度,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通过分割丞相权力来加强君权,故C项
6、错误;丞相制度在明朝被废除,军机处不存在变革丞相权力的说法,故D项错误。答案 B6.(2016·浙江杭州质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列古代官职中,具备这种职能的是( )A.太尉B.太守C.刺史D.司空解析 太尉是主管军事的中央官员,是“三公”中的一员,故A项错误;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刺史是负责监察地方政治的官员,故C项正确;司空是掌水利、营建之事的官员,故D项错误。答案 C7.(2016·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质检)唐初,
7、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答案 C8.(2016·河南郑州质检)宋代政治以“事任”为中心,由“依事系任”为原则使其多机构和官职分担政务。该原则对宰相带来的重大影响是( )A.徒有虚名B.职权明确C.禁足军政D.权力分割解析 宋代宰相权力受到削弱,但不是徒有虚名,故A项错误;多机构和官职分担政务,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而非职权明确,故B
8、项错误;削弱相权,并非针对军政,故C项错误;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割相权,故D项正确。答案 D9.(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历代名臣奏议》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