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87854
大小:2.41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21
《(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八 工业地域与产业转移听课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八工业地域与产业转移■搭建体系■核心提炼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2.工业集聚的原因、意义及其与工业地域的关系。3.主要工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4.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区域的发展条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5.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命题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2015·四川卷]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81)。指出奇异果罐头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图812[2015·北京卷]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
2、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图82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图82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考点透析1.掌握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工业区位选择的前提图832.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1)从工业生产的实质把握区位选择图84(2)宏观和微观结合,确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经济效益,在微观上兼顾生态环境效益。①在河流上游、靠近水源、水质较好的地区可布局自来水厂。②在城区可布局污染小、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③在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可布局
3、钢铁工业,同时应考虑盛行风向、交通等因素。④在棉花产区或市场广阔地区,可布局纺织工业。⑤在甘蔗、甜菜产区可布局制糖工业。⑥在钢铁厂附近可布局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工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⑦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能耗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在火电厂附近为利用粉煤灰可布局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3.掌握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是区位选择的必要条件根据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具体分析如下
4、。(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图85:图85图中甲工业科技投入比重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工业原料运费投入比重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工资投入比重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产品运费投入比重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①运输环节:a.原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b.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②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③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
5、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要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新题预测考向一 工业区位与工业区位选择目前,世界上以电压力锅、吹风机等为代表的小家电产品60%以上产自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2题。1.中国成为世界小家电主要生产国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经验丰富B.市场需求量较大C.工业基础雄厚D.原材料丰富2.为提高小家电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应( )A.加强核心技术研发B.提高劳动力素质C.完善交通
6、运输D.拓展国际市场考向二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影响图86为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单位:%)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图863.关于三个区域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Ⅰ区先变大后变小 ②Ⅱ区先变大后变小 ③Ⅲ区2000年至2005年变化最大 ④2005年Ⅱ区市场份额最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4.导致Ⅰ区2000年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新兴技术产业的引入 ②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③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④产品产量不断下降A.①②B.
7、③④C.①③D.②③命题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3[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87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图87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4[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
8、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图88为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