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84412
大小:77.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1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今朝风流单元综合测评粤教版选修传记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综合测评(一) 今朝风流(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016·全国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
2、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A.①②⑤ 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这里属望文生义。②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这里误用为“事先做准备”了。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使用正确。④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使用正确。⑤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与句中“跑”的意思相矛盾。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3、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使用正确。【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00190023】A.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B.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C.中国经济能否顺利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D.年底前,合芜蚌三市将正式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此举意味着合芜蚌试验区正式加入国家自
4、主创新示范区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序列。【解析】 A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组成”。B项,语序不当。“新闻工作者”应在“只有”前面。C项,一面和两面不对应。“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应为“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答案】 D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00190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③“荼
5、”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句子的连贯。第⑤句从饮品的角度,引出“茶”字;第④句提出“茶”字中唐以前的写法是“荼”。第⑥句、第②句和第①句解释“荼”字写成“茶”字的原因,第③句追溯简写的源流,并与后文“如在某些汉印中”紧密衔接。这样⑤④引出话题,⑥②①是解说,③是过渡句,据此排列出⑤④⑥②①③的顺序。【答案】 C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6、最恰当的一句是( )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________。A.意思非常清楚,紧紧相连,交互阐明B.交互阐明,紧紧相连,意思非常清楚C.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D.意思非常清楚,交互阐明,紧紧相连【解析】 本段话是说陶渊明的“前后两句话”怎么样了,按事理逻辑,应是先“紧紧相连”,再“交互阐明”,再“意思非常清楚”,故选C项。【答案】 C二、本大题8小题,共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7、18分)【导学号:00190025】鲁迅眼中的怪人余世存(1)苏曼殊是清末民初的活跃人物。他是作家、翻译家、诗人、革命家、和尚、艺术家……他身世不幸,谋生能力极弱,却跻身于时代的弄潮儿之列,跟革命者们交往,自己也算是追求变革的仁人志士。他敢于玩命,孙中山称其“率真”;但跟那些玩命而修成正果的人物相比,在苏曼殊身上,难以看到人生的健全成绩,他是长不大的孩子,对人对事不免任性。他在世上只活了34年,他的天才跟他的短命形成了最经典的反差。(2)1905年,苏曼殊受聘于南京陆军小学。第二年,他回到长沙,住进庙里,同时在明德学堂讲课,学生中有后来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