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78374
大小:92.5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1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6·河南郑州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周礼》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实行B.分封制的实行C.井田制的实行D.封建礼制的实行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周朝把城邑分为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符合分封制的特点,故本题选B。答案 B2.(2016·广东七校高三联考)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
2、作已全面展开。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A.秦御史大夫B.西汉刺史C.宋同平章事D.明布政使解析 从四个选项提到的官职来看,秦御史大夫属于中央的官职,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A项与题意不符;西汉刺史主要巡视地方,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项符合题意;宋同平章事只负责处理行政事务,不承担监察职能,C项与题意不符;明布政使管理地方民政和财政,故应排除D项。答案 B3.(2016·吉林白山三模)《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
3、点在于( )A.避免吏治腐败B.削弱宰相权力C.完善明朝法制D.抬高帝室权威解析 根据明朝律法:若“……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即判定为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可知是防止吏治腐败为出发点,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宰相权力削弱,排除B项,C项中“完善”在题干中不能体现,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答案 A4.(2016·湖北四地七校高三联考)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 )A.宋神宗的出发点是维
4、护君权统治B.唐垌的弹劾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C.王安石刚愎自用导致了谏官弹劾D.监察官职责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宋神宗想通过御史唐垌对王安石的弹劾,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A项正确;根据“胡说一通”,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体现王安石“刚愎自用”,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职责本应是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而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本质,故D项错误。答案 A5.(2016·湖南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
5、),“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B.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C.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D.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布政使”主要是为节制地方财政权而设,主要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说明布政使的财政权被巡抚剥夺,这体现了巡抚权力的加强和中央集权的削弱,故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地方权力制衡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地方的财政大权落到了地方官员巡抚手中,并未集中到中央,故D项错误。答案 B6.(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
6、“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解析 钱穆认为汉代的察举制和唐朝的科举制,使政权向贵族特权阶级以外的人开放,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C、D三项在材料中未反映,故答案为A。答案 A二、非选择题7.(2016·福建泉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作用。1910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五年之后,他
7、明确说:“夫科举非恶制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都可。例如赞同,就从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作用和影响欧美两方面回答;如若不赞同,就从科举制的弊端入手。答案 示例1: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