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

ID:29573861

大小:70.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_第1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_第2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_第3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_第4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5.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实践对点训练1.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

2、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3、(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答案 (1)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基础。解析 第(1)问,由材料“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等

4、概括回答。第(2)问,“原因”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国际形势回答即可;“影响”结合“变化”“原因”,从对当时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即可。2.材料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

5、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答案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2)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民主政治失

6、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思想解放作用。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中的“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等信息,从国民主动参与国家政治、自觉参与建设政府等角度概括。第(2)问,结合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民主思想等进行简评。3.以下为1912年5月孙中山与香港《士蔑西报》记者的一段谈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孙中山全集》

7、第二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答案 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解析 本题可从孙中山为追求民主共和而让出总统之位的高尚品质方面和未看清袁世凯假共和、真专制的本来面目的局限性等方面分析作答。4.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

8、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