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训练 15 基因突变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15 基因突变一、非标准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环境对基因突变起选择作用。细胞分裂中期线粒体中也可以进行DNA的复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答案:C2.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180kb。目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不定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重复性解析:由题意知,X染色体同一位点上控制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基因有20多种类型,说明该
2、位点上的基因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产生多个等位基因。答案:A3.吸烟有害健康,烟叶中有镭226、钋222、铅210等放射性物质,镭、钋、铅本身就是致癌物质,放射性辐射更是致癌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物质致癌的原因是( )。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B.DNA中碱基对的缺失C.DNA中碱基对的增加D.遗传物质结构的改变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放射性物质会引起脱氧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使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答案:D4.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B.
3、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以回复突变为A基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组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大多是中性的,既无害也无利,有利或有害的突变都是少数。答案:C 5.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
4、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解析: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也具有不定向性,多害而少利的特点,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答案:D6.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比较,β链上第6位氨基酸发生了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造成β链上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通过分析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C.通过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系谱图,可以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合成异常解析:β链第6位上氨基酸种类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分析异常基因与正常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可以确定变异类型;根据
5、系谱图,可推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即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答案:B7.下图为大肠杆菌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以下变化对该基因所控制合成的多肽(以此链为模板)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1471013100103106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之间缺失1个T解析:A项属于碱基替换,由于密码子存在简并性,可能对氨基酸序列无
6、影响;B项属于碱基的增添,自增添处之后合成的多肽序列将会全部改变;C项属于整个密码子被替换,只会引起多肽序列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D项属于碱基缺失,自缺失处之后合成的多肽序列将会改变,但D项改变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比B项小。答案:B8.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解析: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分析花色基因是否突变,可比较花色
7、基因的DNA序列。答案:B9.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解析:在中部缺失一个碱基对,只能导致移码突变。所以在突变位点前仍能正常转录与翻译,一定会有蛋白质产物。在突变位点后移码则可能立即或移码若干氨基酸后产生终止码或氨基酸序列改变,这样B、C、D三种情况都会发生。只有A是不可能发生的。答案:A10.用人工诱变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质粒上的某基因模板链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
8、ACG→CCGCGA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