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ID:29533968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银川会中李萍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受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图象及性质之后的“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进行整合,初步形成对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认识。二、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能力训练要求1、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欲

2、望。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第二环节:情境导入;第三环节:应用与拓展;第四环节:随堂练习;第五

3、环节:知识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复习回顾活动目的: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活动过程:反比例函数: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在,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的增大而。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在,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的增大而。第二环节情境导入活动目的:多媒体给出情境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数学的现实性。活动过程: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这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了任务的情境。你能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

4、(见书P143)(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2)当木板面积为0.2时,压强是多少(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4)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5)请利用图象对(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效果及注意事项:在(4)中,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只需在第一象限作函数图象?此外,还要注意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值。在(5)中,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交流,领会实际问题的数学意义,体会数与形的统一。第三环节应用与拓展活动目的:让学生利用图形上所提供的信息,正确写出反

5、比例函数解析式;并通过综合运用表格,图象及关系式,形成对反比例函数较完整的认识活动过程:做一做1.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书上P144)(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吗?(2)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2.如图,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2).(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你是

6、怎样求的?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效果及注意事项:在这个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感知水平;此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知识的综合运用。第四环节随堂练习活动目的:用函数观点来处理实际问题的应用,加深对函数的认识。活动过程:练习1.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时排水8m3,6h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2)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时的排水量达到Q(),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的时间t(h)将如何变化?(3)写出t与Q之间的关系;(4)如果准备在5h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每时的排水量至少

7、为多少?(5)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时12,那么最少多长时间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第五环节知识小结活动目的:通过老师小结,带领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知识。  活动过程: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具体步骤是:认真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用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今天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讲了四个类型:1.压力与压强、受力面积的关系2.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已知点的坐标求相关的函数表达式第六环节作业布置课

8、本146页习题5.41,2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引导、启发及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