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ID:29529151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0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_第1页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_第2页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_第3页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_第4页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辽宁省盘锦市人才服务局金立峰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改变当前基层面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根据辽宁省人才中心《关于召开“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的通知》(辽人才函[2006]6号)文件要求。日前,盘锦市人才服务局毕业生就业指导科对盘锦市226名大学生作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本文将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我市就业形势,就如何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矛盾,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就业

2、指导教育工作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作进一步的探究,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关键字:结构矛盾,就业指导,就业观一、调查背景为了科学合理的吸纳和配置大学生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2006年6月,盘锦市人才服务局毕业生就业指导科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的对226名大学生进行了“就业状况调查”页.。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工作优先考虑因素、对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如何看待就业时专业对口问题、求职中困扰大学生的因素、目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理想的择业方向等。二、主要调查结果1、大学生选择工作考虑因素的前三位依次是:个人喜好、地理因素、行业前景;2、37%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满意;3

3、、在已就业的大学生中有66%的人从事的行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4、求职中困扰大学生因素的前三位依次是:就业指导不够、方法技巧欠缺、对社会缺乏了解;5、61%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6、55%的大学生期望就业方向是国有企事业单位,28%选择民营企业。三、反映问题及原因分析1、人才结构、人力资本状况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页.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主要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很多农村,包括西部地区、边远地区非常需要大学生去工作,尤其是西部的农村学校。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仍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

4、到艰苦的地区去工作。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企业,非常需要大学生去工作,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总体上来说还是计划经济的体制,专业设置还很难完全的针对市场,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也就是说,一个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很多岗位没有大学生去工作,人才结构、人力资本状况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造成脱节的原因有很多,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速高等教育发展,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均保持每年20%~30%的增幅增长,一定程度超过职场可提供岗位的增幅,成为促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的主要原因。同时,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这几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依然明显,影响就业的因素呈现结构性的

5、失衡。职场“经验准入”门槛过高,动辄要求求职者具有2~3年的工作经验,有61%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2、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与大学生及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据了解,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且是常规地灌输一些就业政策或方法,或针对一两场招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技巧,不系统也不全面,学生的理解也模棱两可、印象不深刻。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页.对学生帮助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及社会需求还有差距。高校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方式则以就业指导课、校园及网上招聘会为主。对于学生需要的职

6、业素质培养、如何与社会接轨等培训则微乎其微。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能真正发挥作用。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大多是由其他行政机构转化而来,经常忙于一些事务性工作,或受人员数量、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影响,很多就业指导工作都流于形式。以上原因直接导致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与大学生及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3、就业意愿同就业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据了解,目前我国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大学生的能力已经趋于稳定。事实上,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多数大学生认为这类企业既无高薪又不稳定。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党政机关虽只占非常小的份额,而大学生却将之作为首选。从199

7、9年起,我们国家扩大招生规模。2000年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如果按照2005年72.6%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计算的话,今年将有113万名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就业是有难度。但是,这113万大学生到底难在就业还是难在择业?应该说,中国的大学生还远远没有多到“取之不尽用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