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永久的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永久的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ID:29526314

大小:60.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永久的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永久的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永久的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永久的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永久的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抓住线索,理清文章的内容。2、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文章的风格与质朴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生活,珍爱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珍惜现在,珍惜未来。难点: 理解全文的线索及文章的主题,了解本文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

2、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板书课题)二、走进作者:季羡林:学术大师,自谦“杂家”,但杂而不失精,杂中有重点。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生于1911年

3、,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三、预习检测:给加点的字注音。盈眶()俯拾皆是()唾手可得()立锥之地()懵懵懂懂()寄人篱下()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速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作者悔什么?为什

4、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3、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4、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参考答案:(1、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第十段。2、本文的结构层次:(1——2段)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3、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

5、“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五、 合作探究:(一)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提问学生回答。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提问学生回答。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抽学生回答,总结。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二)让学生默读课文

6、,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1.请学生默读课文。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3.师:具体有哪些吃的呢?提问学生回答。板书:白的黄的红的。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5.提问学生朗读相关语句。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7、组织学生讨论。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三)阅读理解3、4自然段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提问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提问学生回答。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四)分析阅读5-8自然段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2、师:吃白的是最高

8、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提问学生回答。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提问学生回答,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五)重点研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