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21218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0
《话剧的发生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话剧的发生和发展王茹北京师范大学摘要:话剧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它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塑造了无数生动的形象,完美地与中国的民族精髓、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生活的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它不仅成为表达中国民众心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战斗力的艺术形式,更在舞台格局多元化的当代,成为一种兼具时尚与魅力的艺术品种,为振奋民族精神,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早期话剧的产生、五四时期话剧的诗话现实主义、新中国话剧的繁荣期、中国本土话剧的现代性转变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关键词:话剧;话剧民族化;话剧艺术;有中国特
2、色社会主义;西方现代主义;发展之路;新时期;诗话现实主义;研究.话剧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它不仅被中国“本土化”了,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艺术形式也可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国际化”。于今,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国话剧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土壤,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话剧更是与时俱进,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风貌,表现在中国话剧表演艺术上,就是鲜明的当代化特色。话剧:话剧在欧美各国称为戏剧,它是以说话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剧,所以中国称之为“话剧”,同虚拟的,写意的中国戏曲相比较,话剧是写实的戏剧艺术品种,它要求以生活的本来本面目反映生活,让观众“从钥匙孔里看生活”,注重细节真实,以逼真的舞台
3、画面感染观众。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话剧又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
4、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一、早期话剧的产生1907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古、王钟声、欧阳予倩等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在东京创作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此后,话剧以“新剧”、“文明戏”的名义流传开来。文明戏:是中国话剧的早期形式,最早在上海形成演剧风潮,当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研究.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度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
5、来。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逐渐衰落。原因之一:将戏剧作为生存的手段,出现了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表现男女私情如《妻妾成群》、《雌老虎》之类也搬上了舞台。原因之二是:幕表制方式的局限。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者主要台词,有演员自行排演,有事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共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就全凭演员自己临场发挥了。二、五四时期话剧的诗话现实主义中国话剧的第一个繁荣期是五四前后的十年。这一时期中国话剧受到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6、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多种思潮的影响和渗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但总的看,现实主义是其主调。由于西方新浪漫主义的浸染和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手法的吸收,五四时期话剧的现实主义又是富于诗意特色的诗化现实主义。(一)实践现实主义19世纪末,西方戏剧开始进入中国时,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也开始面临猛烈的冲击,从而引发了一股戏曲革新的思潮。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自编自演了《官场丑史》等新戏,抛弃了传统戏曲的范式和套路,采取了对话、独白、旁白的新形式,中国话剧开始萌芽。1907年,李叔同等创办的春柳社在东京先后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被认为是中国话剧诞生的标志。稍后,经过春阳社、进
7、化团、新剧同志会以及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等的努力,中国话剧推向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真正使话剧形式在中国得以确立并形成第一个高潮的,无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对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文明的积极推崇,客观上大大激发了剧作家们“建设西洋式新剧”的热情,从而促进了话剧这一新剧形式在中国文坛地位的确立。 从当时普遍认同的戏剧观和创作的主流看,现实主义无疑是五四时期话剧的显著特征。在《新青年》开展“旧剧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