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08112
大小:67.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醉花阴》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女子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是李清照前期词作的代表,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大多数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选取的是苏轼、
2、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的作品,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教学应指导学生在理解了词的内容后,教会学生鉴赏词的方法,在课上努力做到文本、编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如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2、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是作者分别在早期和南渡后晚期的作品。《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而《声声慢
3、》则是作者南渡后,丈夫赵明诚病逝,形单影只的生活状况下完成的,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展现了深入灵魂的孤寂于戚戚。两首词属同一人创作,而且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写的;再加上年代的特殊性,处于北宋和南宋交替、外民族入侵的时间。教授两词时,主要抓住词的感情变化,采用朗读和鉴赏相结合,将两词进行比较研究,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对词的语言、词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进行鉴赏,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归纳主题和品评内涵。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a、使学生明白朗读诗词要用情感驾御节奏。b、学习鉴赏
4、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c、鼓励学生鉴赏过程中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猜测性解读。d、通过鉴赏过程来培养学生欣赏高雅艺术的兴趣。教学难点及重点:a、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b、鼓励学生鉴赏过程中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猜测性解读。这两个目标侧重能力目标。学习鉴赏宋词的方法,授之以渔。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词中蕴含的情感、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领略婉约词风是本单元的重点,因而定为本节教学重点。二、说教法李清照的词以金兵南渡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总体上词风婉约。所以教学设计上
5、,首先做到知人论世,先介绍李清照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在了解词人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她的思想情感。学习诗词,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对意象的分析在学习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侧重对词中的特殊意象的理解。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细读----品读----悟读;从方式上看,师范读,引导学生跟读、细读、个读、自由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引导学生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问题讨论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
6、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我注重问题式探究学习方法,探究合作的学习形式。设计一系列问题: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2、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愁)3、词的上片那些词语能委婉含蓄的表达出“愁”来?4、李清照写愁,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这一点异于他人。她的切肤感受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凉)5、我们继续看下片。一个人有了愁绪,怎么办?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6、如何消解愁绪?(饮酒,东篱把酒)7、饮酒真的可以消解愁绪吗?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
7、愁”,消解掉了没有?8、李清照的消解掉了没有?9、从词中看哪个字可以看出没有消解掉?愁的最终结果如何?(瘦)10、一个人整日整夜的思念,愁苦不止一天,能不消瘦吗?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什么意思?(瘦了)11、愁和瘦是什么关系?(因果,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12、瘦成什么程度?13、人比黄花瘦,这句用到什么修辞手法?14、比喻的构成要素有什么?15、人和黄花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是形容女子的美貌,这个比喻形容什么?人的憔悴。)16、这是外型上的相似,叫做形似。
8、如果只是要表现出女子的外形消瘦,何必要用菊花呢,柳条又细又长,我们说杨柳细腰赛笔管,这样好不好?17、菊花有什么特征?菊花除了外形消瘦外,还有什么意蕴没有?东篱把酒黄昏后,这一句有什么典故?(这里的采菊不指隐居,而言其清高孤傲,菊花之高洁,与其贵妇人身份相符合。重在神似)三、说学法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