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07561
大小:67.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7近体诗六首(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教学要点]l.学习杜甫的《登高》,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2.学生自读杜甫的《蜀相》,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教学过程]一、解题杜甫与《登高》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寄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具)。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弱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
2、活,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二、具体研习《登高》1.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把握语气的缓急)明确: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
3、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2.提问:本诗前两联写景,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明确:本诗前两联写登高见闻。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更以风大闻名。首联登上高处,诗人感受猎猎之风,聆听空谷猿鸣。移动视线,由高处又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颔联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透过“急”“高”“哀”“清”“白”“无边”“不尽”等形容词,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夔州秋天冷静凄凉的特征,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板书:写景3.学生思考: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
4、发诗人的“悲秋”愁绪,“悲”从何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出示投影: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明确:“悲秋”之情来自: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板书:抒情4.名句
5、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讨论:这两句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明确:这两句诗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
6、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礡气势。难怪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6.小结。古来“登高”就是诗人抒写情怀的方式之一。杜甫的《登高》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均可谓“登高”的绝唱。诗人通过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全诗感情沉郁悲凉,境界雄浑开阔,格律精工,联联对仗。胡应麟《诗薮》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三、学生自读《蜀相》1.教师简介写作背景。本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当时唐王朝正处在安史之乱中,中原鼎沸,百姓流离。诗人从华州弃官西走,辗转抵达西南,在成都城郊,自筑草堂,暂时落
7、脚。在此安顿的余暇,诗人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诸葛武侯祠堂瞻仰凭吊,写下这首著名诗章。2.学生自由朗读、疏通诗歌大意。3.自读思考(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明确: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