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功》设计方案

高中物理竞赛《功》设计方案

ID:29503436

大小:73.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物理竞赛《功》设计方案_第1页
高中物理竞赛《功》设计方案_第2页
高中物理竞赛《功》设计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竞赛《功》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功》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提起“做功”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读书”、“工作”、“劳动”,而且还会认为花费了力气一定做功,不会徒劳无功,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在正式学习物理之前,头脑中就形成了一系列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或概念,并已习惯于用这些观念或概念解释所遇到的现象,教材通过探究实验和大量的生活事例引入功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它描述的是力的另一种效果,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功的概念,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最后由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的做功含义的

2、基础上,对物理学上的做功和自然的“做工”的区别,实现本节课主题——建立科学的做功的概念和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知识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2)知道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了解1J的功大约有多大;(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解题;(4)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能力目标:(1)通过情景创设、学生体验、媒体辅助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概括出做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含义,培养初步的从具体到一般的概括和归纳能力;(2)通过问题创设、学生实验、分析推理等教学活动探究功和两个要素间的定量关系,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3)通过情景呈现、引导启发、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解决实际生活情景中的物理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引领学生从生活物理走进科学物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通过经历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收获成功探究的喜悦,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和探索活动的兴趣;(3)通过经历应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过程,认识物理学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门科学,从而感悟物理知识的价值,培养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

4、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已学习了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之后,有进一步学习力作用在物体上有怎样的效果,从而深入学习力和运动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愿望;学生也有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愿望,更有利用生活材料学习物理知识的渴求。对与概念中涉及的力和距离这两个物理量知识准备充分,但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常常容易会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与物理学中的功相混淆,对于什么是做功还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初中生抽象思维,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直观性和形象性较强的实验和实例引导、

5、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物理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转变”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本节教学过程具体而言如下:(1)从生活走进物理,通过学生演示塔吊模型吊重物活动,设置问题,激发认知矛盾,引入新课。通过学生体验(拔钉、推车、举杠铃、托书)、媒体辅助力学分析、引导启发、交流

6、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做功两个必要因素。概括出功的概念。(2)从物理走向生活,围绕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教师情景呈现、学生生活举例,讨论辨析做功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做功概念。(3)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探究活动,运用学生原有的数理经验,推理出做功大小和两个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W=FS)。学生自学并设计活动,体验功(1J)的大小,使得功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4)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完成两道情景题,掌握公式运用的一般方法和规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认识;(5)

7、在学生经历生活到物理,谬误到科学,物理到生活的历程后,学生相互交流物理学上的“做功”和自然的“做工”的区别。达到去疑除谬,知识建构之目的。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生活中的实例、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材中的图片情景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项目评价参考标准评价说明自评互评师评选题所选课题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研究价值能遵循九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材设计,选择问题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过程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对问题设计合理性和学生自主

8、学习能力的评价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问题设计难易适中,学生没有因问题难而无所适从、因问题过于简单而不经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研究的情况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学习能力的评价。学生有无便显出思维活跃和碰撞对两个极端学生的关注和评价结果语言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