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97016
大小:63.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6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共的十年对峙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王明“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3.工农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比较的能力。 2.通过对遵义会议、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质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妥协,对工农红军疯狂“围剿”
2、的反动政策。这是国民政府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 2.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3.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体现了革命先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是当代青少年发扬革命传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的榜样。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二、重点难点及疑问解法 (-)重点 遵义会议。 (二)难点 王明“左”倾错误。 (
3、三)解决办法 1.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可从遵义会议前后工农红军长征的截然不同的状况对比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遵义会议的重大决定对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影响。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应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通过自身不断斗争实现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次灵活运用方面引导学生理解。2.王明“左”倾错误是指掌握了中央领导权的王明等人,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错误指导,教条地照搬苏联的经验,在党内推行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错误路线和方针政策。是一种教条主义的、严重脱离实际的、极端的错误。在组织上
4、搞宗派主义,排斥持正确意见的同志,在军事上推行冒险主义,否定切合实际的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 1《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有何历史意义?当代青年应该从中学习什么?”2.收集有关外国人士对工农红军长征的评价资料。六、教学流程 (-)明确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史实:“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王明“左”
5、倾错误的表现。 2.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是王明“左”倾错误,军事领导人单纯防御的错误战略战术所致。 3.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正确与错误的斗争中形成的正确的领导集体。 4.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最精干的力量,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二)整体感知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蒋介石仍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根本立场,害怕、仇视革俞。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进
6、行“围剿”是红军长征的外部原因。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上的错误,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是红军长征的内部原因。红军长征的胜利,使革命转危为安,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新课 可以让学生回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推行的独裁政策引入新课。也可以放一段工农红军长征的影视片断或《长征组歌》,直接切入课题。 蒋介石“按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
7、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对不抵抗政策的强烈指责和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对蒋介石政权构成了强大压力,但蒋介石又不放弃其反共反人民的根本立场,于是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害怕共产党革命甚于害怕日本侵略,不难看出蒋介石“安内”是真,“攘外”是假,企图达到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压制民主运动的目的。 这一政策实际上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发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要维护其反动统治,消灭革命力量。 2.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在反动政策的指导下,蒋介石发动了对根据地的第四次、第五次“围剿”,镇压了抗日民主运动,从而
8、加剧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提问: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围剿”时,中共中央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为何没有造成这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第五次反“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