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ID:29428795

大小:7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_第1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_第2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_第3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_第4页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然而,在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和抢救珍贵的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这一智能、知识、信息基地,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条件,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本文进行了旨在抢救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路向的研究,一方面,研究保护文化事象

2、的方式方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之源的同时,关注和促进它的“现时”形态和发展,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加强民族文化基因的认知自觉。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正确认识和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视域,最终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性、全民性行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高校  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宣布,中国昆曲、印度梵剧等19项为“

3、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样一来,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遗产就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三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是指具有特殊价值的某种人类文化活动或是人类口头表述的文化形式,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游戏、神话故事、宗教礼仪、风俗、手工工艺等。这种文化活动、文化形式是存在于人的活动、表现之中,如戏剧表演、舞蹈表演离不开人,即所谓“艺在人身,艺随人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这与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有形文化遗产是不同的,它是人的本质特征(如语言)和人的潜在功能(如技艺

4、)的非物质文化形式。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确定的称谓,在我国也被称为“民族民间文化”或“无形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逐渐精炼、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物,非物质遗产的载体是人。不同人群往往有不同的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如果没有继承,这种非物质文化会随着擅长它的特定人群甚至特定个

5、人的放弃,灭失而消亡。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发生、发展的,人类以有文化而使自己与自然界区分开来。在人类的幼年时期,在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是人类的物质文化,那时语言则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打制石器,我们现在还能找到,但与此同时的早期人类语言,我们却无从知晓了。    人类发展到今天,已拥有60亿人口,讲着6800多种语言,居住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语言为单位来划分,共有3500个民族(据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1995年日本与世界经济》)。这么多的国家,这么多的民族,这么多的人口,在当今世界上不断地

6、继承和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历史上,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消失了,从而带来多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消失,实在是难以统计。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人类历史上至少存在过31种文明,而现在只剩下5种文明。比如美洲的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都中断了。玛雅文明、印加文明曾留下不少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些物质遗存,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两个文明的社会形态的一般情况,但对于玛雅人、印加人在建造这两个文明过程中创研究.造了怎样的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却很难推测了,所以有人对玛雅帝国和印加帝国中那些庞大的

7、建筑遗存的构筑技术不甚了了,便只好归结为外星人的杰作了。历史上许多民族消失了,如我国秦汉时期,在北方地区生活着不少少数民族,后来消失了,也曾留下不少物质遗存,但我们却找不到他们有哪些语言,哪些文艺作品,哪些故事传说了。    非物质文化,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依附于人的身体,一旦人亡,这种无形文化也随之消亡。作为遗产,非物质文化必须有人继承才得以传承下去。历史上,由于天灾,由于瘟疫,由于战争,由于其他的偶然原因,一些民族消失了,一些国家消亡了,一些文明中断了。虽然可能留下一些物质文化遗产,但非

8、物质遗产却不能留下。非物质文化还可能在新的、“先进”的文化碰撞中而消失,如手工技艺被机器生产所代替,土著文化、地域文化被流行文化、主流文化所代替。在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文化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订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