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

ID:29420789

大小:14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19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_第1页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_第2页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_第3页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_第4页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摘要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以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区域、地理区域、历史区域、行政区域、生态区域等文化区域居民的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其学科归属为跨文化心理学,采用系列问卷,先后三次对甘肃省河西、河东汉族为主的地级市属各个县市区城乡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区域文化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及具体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差异,是影响

2、区域居民心理健康、性格特质、社会态度、刻板印象等心理机能的重要变量和因素。许多进口的问卷需要进一步本土化修订。通过老乡观念问卷编制和实验设计研究,认为老乡观念的本质是祖籍族群认同,中国人的老乡观念表现在离开家乡到外地后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人的依恋、对家乡方言的认同、老乡之间的相互帮助行为、乃至老乡之间的组织行为。老乡观念是形成区域心理性格的基础,也是区域文化差异与人格差异相互作用的重要标志。老乡观念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但在民族、国家内部人口规模流动的跨文化适应中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3、。老乡认同的核心是社会文化认同,而社会文化认同以语言认同为内核。老乡认同效应由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习俗认同、地域认同等成分组成,必备条件是由中心因素和外围因素,中心因素包括离家在外、地缘切近、文化趋同和相互扶持。今后的研究将着力进行学科理论完善和省际、县际比较研究,更好的运用田野工作等方法,揭示区域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形成理论模型,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为本土心理学建设和心理学的本土化而努力。页.1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学科建设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各个区域不仅地

4、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不同,而且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有巨大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已做了许多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万明钢,刑强,1998;叶浩生,2004;张海钟,2006;李炳全,2006;谭瑜,2011),但绝大多数研究都是民族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没有将地理区域、行政区域、历史区域、生态区域等文化区域作为变量来研究区域跨文化心理学或者区域心理差异的跨文化研究。这显然不符合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中“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个体

5、或群体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万明钢,1996)的要求,因为多个社会或者文化,显然应该包括不同地理、生态、历史、行政等文化区域,也更不符合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成立了区域心理学协会,而这个协会所指的区域主要是全世界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产生了区域经济学、区域教育学等学科,为区域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样本和参照。我国1995年也在广州成功举办了区域性的国际会议及亚非区域心理学大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跨文化心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教育学、心

6、理学全球化以及国际区域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林崇德教授在2000年就提出开展中国的区域心理学的研究(张世富,2005;郝寿义,安虎森,1999;焦瑶光,2004)。同年,林崇德、黄希庭等人就倡导应积极开展不同省区,市区的民众社会性格的研究。在2005年5月20日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中,林崇德再次倡导心理学界积极开展不同区省区、市区的民众社会性格研究(张海钟,2006;Dawn,200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哲学的文化学转向,心理学也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转向,

7、主要表现为心理学的全球化,多元文化论的兴起及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复兴,而跨文化心理学兴起的意义并非在于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而在于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为人类行为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Fowers&Richardson,1996;Iijima,1997;Kim,2001)。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对行为的解释,使得心理学家可以从文化的视野看待行为,有助于对行为本质的理解。但是80年代以后,跨文化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如: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文化,同一个社会环境也存

8、在不同文化,这些多样性的文化都是在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根据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而产生和发展流传的,不存在优劣之分。比如东方社会从总体上讲是集体主义社会,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个人对于家庭、群体、社会的贡献;西方社会是个体主义的社会,更注重发挥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独立,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就有批评者们指出,跨文化心理学的目标有三:(1)传播心理学的知识,把现行的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其他文化条件下并加以检验;(2)在其他文化中探索和发现心理现象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