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18358
大小:74.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中考语文复习系列讲座 第三讲 修辞、表达、标点符号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修辞、表达、标点符号一、复习策略指导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例如:“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和“你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前句是反问句,后一句是陈述句,两句话从内容看是一样的,从语法上看也都对,但联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呢?再比如说,“他的泪很快流下来”和“他的泪如泉涌”,前句显得比较平淡,后一句是夸张,虽然泪水不可能像泉水般涌出来,但它给人深刻的印象。人们在表达思想时,不仅要求语言准确、明白、通顺,而且要求语言形象、生动,有表现力,有美感,所以我们在初中阶段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
2、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能在文中辨认这些修辞方法。注意理解其含义,掌握其特点,在说话、阅读和写作中以求准确掌握。了解常见的几种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相应句式,能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起到一定的修辞效果。要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四种文体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更要注意在阅读和写作中会分析、会辨别、会运用,摸索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读法,克服阅读中的盲目性。同时,也要摸索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法,以及应用文的写法,使自己写文章首先做到规
3、范,写什么像什么,提高写作训练的效率,在基础知识部分的测试中,关于文体知识的考查题目常常以判断题型让学生判断正误。复习、巩固标点符号知识。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我们学过的标点符号共16种。其中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9种;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7种。我们口头说话,不能没有停顿,没有语气。书面写作,也不可缺少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二、修辞方法的判断1.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
4、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①表示比较的:他长得很像他哥哥。②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③表示例举。④表示想象。2.借喻和借代的不同。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借喻的喻体和本体是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三、文体知识复习要点1.记叙文。记叙文的要素是指所写的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文的人称较多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
5、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描写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记叙文的详略,是对选取的材料进行详略处理:把能突出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详写,对表达中心意思起一定作用的次要材料略写,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文中也常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 2.说明文。说明文要注意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象特征,就是说明文所要说明的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为了说明得更有条理,根据说明的特点,说明文往往采用时
6、间顺序、空间顺序、罗辑顺序。说明文要根据具体内容、写作目的、阅读对象来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等,同学们要学会鉴别这几种不同的说明方法。3.议论文。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的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的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反驳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这两种,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时,要注意分
7、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4.应用文。要理解每种应用文的用途,做到注重实用性,用语恰当,格式正确。四、语言表达的要求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求简明、连贯、得体。简明,就是要简要、明白,就是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要脉络,而且尽量去掉多余的话,使用语言要力避啰嗦重复。语言连贯,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连接要自然、合理、严密。语言得体,是指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讲究说话方式(直言或婉言)、适合语境(上下文限制)、讲究分寸、注意场合(如喜庆与忧伤、严肃与随便等不同的场合)和文体特点(如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等。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