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

ID:29388086

大小:58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选修班讲义 专题十八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0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4)感受人类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用赞赏的态度认识思想传承的价值。2、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教学要求:(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史

2、实。(2)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的观念的认同。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教学要求:(1)列举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3)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教学要求:(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及主要观点。(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3)感受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中“提倡个性”、“批判专制”

3、等积极精神的价值。【基本线索】⑴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⑵继承(显学):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⑶重创:秦朝,“焚书坑儒”⑷独尊: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⑸冲击: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⑹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⑺新发展:宋明时期,形成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⑻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考点解析】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

4、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2、出现的社会原因【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自己的思想主张、政治愿望。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办,产生“诸子百家”。3、孔子、孟子、荀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5、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生活时代春秋末期战国中期战国末期主要观点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具有进步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仁政:省刑法、薄税敛“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民为贵,君为轻君舟民水伦理观性相近性本善性恶论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例1:《论语》“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反映了孔子:A.“苛政猛于虎”的思想B.“仁者爱人”的思想C.“政在得民”的思想D.“为仕由已”的思想例2:

6、“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4、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学派代表主要内容影响老庄之学老子“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

7、为;追求“逍遥”。法家思想李悝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墨家的主张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5、“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①是中国学

8、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③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例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