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ID:29387066

大小:1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考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考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49年——50年代中期)1、新中国初期采取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外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十多个国家建交(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1950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2、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提出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中国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过程——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把该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在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3、(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精神——团结、平等、合作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提出背景:帝国主义企图干扰破坏会议;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含义:同: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任务相同,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异: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1、20世纪70年

4、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2、外交关系突破的三大表现:(1)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26届联大原因: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壮大;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意义:这是新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1971年3月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定《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底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与台

5、湾当局“断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因美国孤立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为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中美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美国方面: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实力下降,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中国方面: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今天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台湾问题、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等。(3)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起到直接推动作

6、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意义:中日关系的改善,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有利于国家间的友好交往,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A、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B、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C、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奉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7、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 2、新时期以来重大外交活动:在联合国的活动:①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如维和行动、裁军问题、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等);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并首倡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2000年)。 在地区性国际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