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384724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甫诗三首(人教版高一必修)6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背景知识互动]一、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是杜甫晚年律诗的代表作。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情之意。二、作家作品杜甫(712-

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后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解题这首诗抒发面对秋江的萧森景色而引起的羁旅之感。识

3、记要点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称为“诗史”,其人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教材优化全析]整合感悟一、内容详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白露使枫树林凋落了,巫山巫峡气象萧瑟阴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长江里波浪滔天,边塞上风云阴沉。菊花已开过两次,他日泪,孤舟一系他日流过的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孤舟一系在夔州,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便系住了自己急于归乡的心。处处都在催人裁剪寒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白衣,白帝城高处黄昏时捣衣声更加急促。 露。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萧森

4、:萧瑟阴森。兼天:连天。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两开:第二次开放,这时指第二次看到。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打算出川东水路回故乡,至此已经过两个秋天,两次见菊花开。他日:往日。系:指系舟上岸。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指赶裁新衣。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人由夔州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枫树林

5、”“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同时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而不能返回故园的伤感。尾联更进一步用感伤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忧伤。二、技巧鉴赏全诗情景交融,以描绘秋景作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秋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不仅是悲自然萧瑟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意境深闳,蕴涵丰厚。章法谨严,语言练达,格律精工,尤其是颈联两句的遣词造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眼前的江间波浪和心目中的塞上

6、风云连成一片,既写秋景的阴晦萧索,也渲染出暗淡凋残的时代气氛。诗人在此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江边,只有徒然对菊花再次洒下悲苦的眼泪。如何鉴赏古诗的思想内容?(二)知人论世,领悟情感古代不少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写出了许多忧国忧民之作。理解这类诗歌要联系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进而领悟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咏怀古迹(其三)[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及其表达的内容。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也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情的。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不可以

7、艳诗视之,应读得既有韵致,又不流于轻浮。[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写作背景本诗选自《杜诗详注》。这组诗共五首,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是咏叹昭君出塞之作。解题这首诗因昭君村的古迹而怀王昭君,寄托着诗人身世之感。<教材优化全析>整体感悟一、内容详解群山万壑         赴荆门,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  尚有  村。 群山万壑:指由夔州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到荆门山岭相接。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期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村:昭君村,在今

8、湖北省秭归县。一 去 紫台       连   朔漠,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