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84680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拿来主义》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04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鲁迅批判地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思想观点。了解鲁迅杂文形象推理的艺术特点,揣摩形象生动含蓄幽默的语言能力目标培养语言操作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对待外国文化的原则立场、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重点难点理解“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弄清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揣摩形象生动的语言。策略方法讲读为主,引导学生讨论教具媒体投影仪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鲁迅的《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4日。批判了对当时文化遗产继承的错误态度。学生学习本课,需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仔细体会鲁迅语言里的讽刺意味
2、和深刻含义。课后记教师活动主要内容学生活动通过对本文写作背景的介绍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复读课文: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依次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明确一、导入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当时的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此文,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
3、文化以及中国古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二、整体感知课文问题:1、课文的第五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前面四段讲的是什么问题?3、后面五段讲的又是什么问题?明确:1、承上启下2、前四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之的危害性。3、后五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之三、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1、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明确:“拿来主义”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带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而实行“送去主义”是卖国,从长远来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实行“拿来主义”刻不容缓。
4、即,破“送去主义”,立“拿来主义”。 2、 问:因此,文章的结构该如何划分呢?明确: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5-9):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问:第一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听介绍联系历史课,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根据问题默读课文,讨论,
5、交流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教师活动主要内容学生活动要求: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的媚外丑态? 讨论、明确:A、这一句,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因为其实质是什么都是“送去主义”。B、三个“送”的事例:先送古董,没回音;再送古画、新画,“发扬国光”;最后送“梅兰芳”。(注意:作者的矛头并不是对人,而是对事。) 2、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3、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A、“抛来”指那无用的东西抛
6、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带不良动机;B“抛给”指有目的带恶意地输出。讨论交流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就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政府在“学”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 因此,“送去”之外,还要“拿来”! 先让学生根据所学自行总结作业熟读课文,消化生字生词。 板书拿来主义鲁迅一、批判“送去主义”二、阐明“拿来主义”三、“拿来”的条件和意义课题《拿来主义》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授课时间2004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鲁迅批判地吸收外国
7、进步文化的思想观点。了解鲁迅杂文形象推理的艺术特点,揣摩形象生动含蓄幽默的语言能力目标培养语言操作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对待外国文化的原则立场、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重点难点1、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2、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3、学习运用比喻论证方法。策略方法讲读为主,引导学生讨论教具媒体投影仪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鲁迅的《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4日。批判了对当时文化遗产继承的错误态度。学生学习本课,需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仔细体会鲁迅语言里的讽刺意味和深刻含义。课后记教师活动主要内容学生活动出示投影片要求: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