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1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384542

大小:4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1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第三课时[教学要点]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注重词句积累。进行拓展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学生齐背或滚动式背诵。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学生自由发言。明确:结构严谨。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善用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如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

2、好”,形象生动,文字显得从容不迫。气势充沛。语言上使用排比句式,音节铿锵,气势非凡。学生随此背诵相关部分。教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合书循声低和,从中体会孟子的论辩气势。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1.多媒体逐题显示(1)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①树之以桑②可以衣帛③然而不王者④王无罪岁⑤既来之,则安之⑥其一犬坐于前(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①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②忌不自信③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④行李之往来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⑥养生丧死无憾(3)与“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A.惟利是图B.各是其所是C.谁能定

3、是非之真D.是谁之过与(4)选出与“各不可胜食也”中“也”用法相同的一项()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5)分别说出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词义和用法。(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无失其时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不百步耳。译: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五十步然后停下来。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译:这怎么能对刺伤人之后而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D.未

4、之有也译:没有这样的事情啊。选7名学生依次回答,其他学生指出对与错。明确:(1)⑤与例句是使动用法。(①②③④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⑥是名词作状语)(2)⑤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自信:古义为宾语前置,即相信自己,今义为一个双音节词。宣言:古义为发表议论,今义为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义不同)(3)D(A.提宾标志,无意义;B.动词,赞同、肯定;C.名词,正确)(4)C(A.表句中停顿,B.表疑问,D.表句中停顿)(5)“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衬字,无意义;结构助词,定中之间“的”;代词

5、,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衬字,无意义)“于”(对于,到,比,在,跟、与,均为介词)(6)①“无”通“毋”,不要。②“无”通“毋”,不要。③“颁”同“斑”,花白。④“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7)C(注意“是何异于”应译为“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啊”)2.师生共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明确:1.数目1.发射数2.几,若干发2.派遣3.shuò,屡次3.打开4.cù,密4.花开1.不弯曲1.兵器直2.仅兵2.战争3.价值3.军队4.兵士1.能承受胜2.尽3.胜利4.超过5.优美的四、课堂练习教师预先将此部分内

6、容打印成材料,每生一份,以便课堂阅读。君与民梁惠王①曰:“晋国②,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食,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以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见梁襄王③。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7、?’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注:①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五、六章),梁惠王又称魏惠王,他在位期间,曾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所以又称梁惠王。②晋国:这里指魏国,梁惠王自称本国为晋国。③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公元前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